在此次纪念张君秋先生逝世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中,有一位特殊的耄耋老人专程从北京赶到济南,他就是与张君秋先生合作了47年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今姜派小生“掌门人”,86岁高龄的刘雪涛先生。
“可以说我和君秋的合作一直延续到他过世那一天,从戏剧舞台到后来的音配像工程,在艺术的道路上我们是一路同行。”回忆起与张君秋先生的往事,刘雪涛先生无尽感慨。
腊月廿三的《彩楼记》
“君秋和我都是艺术涉猎很广泛的人。也可以说,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旁征博引,成就他的艺术,也成就了一批好戏。1954年的时候,川剧《评雪辨踪》到北京演出,一听到消息,君秋就跟我说‘咱过去看看吧’,就我们两个人,一路聊戏聊到剧场,一转眼半个世纪都过去了。”忆起往事,刘雪涛先生仍然历历在目。
这出《评雪辨踪》讲的是宋代名臣吕蒙正的故事,由于情节丰富,又经过川剧艺术家的精致创作,让张君秋先生和刘雪涛先生看得异常兴奋。“我们第一天看完了,第二天又去,连着看了六场。我们一合计,一定要把这出戏移植到京剧里,后来我们就请人加工本子,一起编排唱腔,也就有了《彩楼记》。”刘雪涛对记者说,当年《彩楼记》的演出是异常火爆的。
天津是看戏最挑剔的地方。有一次张君秋先生和刘雪涛先生在天津演出《彩楼记》,其中《祭灶》一场,两位先生在台上有一段对白,当刘雪涛先生饰演的吕蒙正念到“腊月廿三祭灶王”这一句的时候,台下突然熙熙攘攘起来。“当时君秋的眼神是既关切又担心,生怕是我们演出出了事故,引起观众不满。短短的几秒钟,我们就互相用眼神说话,平定情绪。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一天正是腊月廿三,台底下的观众是入戏了,起了共鸣。”两位艺术家的默契,在刘雪涛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三轮车上编就《望江亭》
“张派”名剧《望江亭》已经成为了传世经典,然而这出戏背后的故事,却记录着两位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望江亭》也是从川剧借鉴来的,川剧当时叫做《谭记儿》,当初我和君秋看这出戏时,‘谭记儿’是著名川剧艺术家杨淑英演的,小生的扮演者是易琤祥。”每一处细节,刘雪涛先生都记得清清楚楚。
川剧《谭记儿》在北京的演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当时,并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以张君秋先生挑梁的北京市京剧三团。“那时候时间很紧,一是中国京剧团也看上了这个本子,要排这出戏,二是北京市京剧三团与二团合并在即,我们都憋着一股劲儿,总要留下点东西。”刘雪涛对记者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张君秋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创作了这出经典“张派”名剧。
“那时正好我们要去南京、上海演出,南京半个月,上海一个月,回来就要合团了。就在从北京到南京的火车上,君秋编唱腔,我整理框架,到了南京以后这出戏的架子就搭起来了。”刘雪涛回忆说。
到了上海,留给张君秋和刘雪涛的时间更紧张了。不但要正常演出,还要赶在回京之前完成这出新戏。“那段日子,困扰君秋最大的问题,就是谭记儿最后一场的唱段,旦角传统的原板或者慢板太拖沓,快板不太符合剧情,可用散板或者流水,节奏又太松。有一天,正巧关肃霜在上海演出完,我们送他到火车站,回来坐在三轮车上,君秋突然跟我说,‘你把小生的二六(一种板式)给我唱唱’。”刘雪涛对记者说,就在那辆三轮车上,从《白门楼》到《飞虎山》他把小生的经典二六唱了一个遍,车到了住处,张君秋先生没下车,又让车老板把他们拉去外滩,一路行一路唱,后来才编出了《望江亭》最后一场那段“小生”风格的经典唱段“见贼子”。
唱腔解决了,服装还有问题。刘雪涛就大胆地建议张君秋先生尝试穿荀慧生先生在《红娘》里穿过的云肩和裙子。一开始张君秋还有点儿顾虑,当刘雪涛把画好的样递给张君秋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做。”
就在上海的剧装厂,刘雪涛给张君秋做了三四套新设计的剧装。在回京的前一天,《望江亭》在上海进行了第一次特殊的彩排。应刘雪涛的建议,张君秋搞了一场“招待”彩排,请各界评论家、亲朋好友来看,磨合新戏、征求意见。而此时,刘雪涛已经制作好了演出的海报,让人提前带回北京张贴、宣传,并准备着回京后的正式首演。
《望江亭》的一炮打红,凝聚了两位艺术大师的无数心血和努力,更记录着他们的深情厚谊。
粉墨丹青是一家
张君秋先生和刘雪涛先生不但在艺术上相辅相成,还都是丹青好手。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他们的情感不只在戏里,更在戏外。多年来,他们合作了不少画作。
“就在君秋过世前五天,我们还合作绘制了一幅题为‘君子之风老来更红’的水墨画,我画的竹,他画的红叶,这幅画寄托了我们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刘雪涛对记者说,画完这幅画的第二天,他去黄山旅游,刚到黄山没多久就接到电话,惊闻噩耗,赶回北京。
刘雪涛回忆,张君秋先生画的“兰”清丽脱俗,而晚年喜欢画的“小鸡”,更是写意灵动。
“丹青与京剧是一家,传统文化的修养会凝聚在血液里,推动艺术外在表现的成熟。画也、艺也、心也。”刘雪涛深有感触地说,“京剧本是一门需要浓厚的传统文化涵养的综合艺术形式,不能把它孤立来看,年轻演员切莫只重‘形’,不重‘神’。(特约记者/方凯记者/霍晓蕙)
(摘自 《大众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