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七旬老人曾发义捧出了他的宝贝——收集了50多年的各种门票。他认真选出3张有关文化生活的:一张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张是上世纪90年代的,还有一张是最近的。“3张门票看似普通,却记录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白门票

【镜头】 这是一张有些泛黄的门票,黑白是主打色,只有火柴盒大小,纸张薄而粗糙。票面设计很简单,正面印有“门票”二字,白底黑字;背面印着座位号3排11号。票上连演出地点、时间、票价等信息都没有——曾发义说,这些当时都写在演出地点的一块宣传木板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发义刚上小学,那时的百姓文化生活“很单纯”。当时没有演唱会、音乐会的概念,看戏是最平常的事。

“看一场戏只需几分钱,一般儿童票5分钱,学生票8分钱,成人票2角。”曾发义介绍,当时四川剧团不多,百姓文化生活多以看坝坝电影和自己排演节目为主。统计资料显示,至1950年底,全省共对10家正规剧团进行登记管理。到1952年底,全省剧团达173个,也有105座剧场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有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曾发义说,他印象中最火的是锦江剧场这样的“戏窝子”,很多戏迷在那里一坐就是一整天。1953年省里以川剧为中心推动戏曲改革,1955年对川剧传统剧目进行集中鉴定,在2000余个剧目中鉴定出300余个,整理出版200余个。1966年,编印出版了包容11集69个剧目的《川剧剧目鉴定演出剧本选》,是当时全国戏曲界首屈一指的文化工程。

1961年参加工作的曾发义说,有了工资收入后,他偶尔也会去听戏、看电影,但当时的“买票”行为并不多。

改革开放后:彩色门票

【镜头】面前是一张上世纪90年代初锦城艺术宫的演出门票。它长约15厘米,宽约5厘米,设计简单,但看上去精致了许多。纸张变厚了,表面也更平滑,而且是彩色印刷。上面印着演出地点、时间、座位号、观众须知等信息。

这张门票还透出一个信息:国门打开了,文化生活多元了。1982年至1985年间,以川剧为代表的歌舞、杂技、话剧、京剧、木偶、曲艺等各门类舞台艺术蓬勃发展,全省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剧团增至240多个,演出剧目日臻丰富,四川各类表演团体陆续出访海外。“演出也不只是川剧了,电影院里开始有了外国电影。”不过,老百姓买票看演出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单位发票就看,不发就不看”。曾发义记得,有一次演出单位发票,他所在的科室只发了两张票,只好通过抽签决定谁去看演出。

曾发义幸运抽得了演出门票。他发现它是彩色印制,并且门票上有了演出时间、地点,还印有演员的头像。“不过票价还是很少印上去。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票面上才开始明码标价,偶尔还会有对演出的简单介绍。”

其实从1984年起,文化的“市场味”已经初显。由政府主办、群众参与的各种节日群众文化活动,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基层文化单位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文化经营活动。

新世纪:门票信息丰富

【镜头】孙燕姿演唱会的门票,“表情”就很丰富了。演出时间、地点、主办方、策划公司等一应俱全,演唱会的几大赞助商赫然在目。购买门票的方式也印在票面上,电话预订、网上购买、现场购买都可以。

演出明码标价,与市场接轨,已经成为四川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如今演出多、市场大,附属项目得到衍生,演艺产业渐成规模。

2007年,著名笑星大兵、赵卫国在锦城艺术宫举办了相声喜剧小品专场演出,门票长110厘米,宽27厘米,并且是彩色折叠式的,还嵌有明星的个性化邮票。“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曾发义说,那次的购票观众排成了长龙,票价也升至几百元。

其实,门票的变化就是文化对市场的反映,印上头像注重明星效应,是开发市场的一大手段。而市场化的步子迈得快,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壮大发展。截至目前,四川已成为全国第三大游戏开发基地,全国第五大会展中心,拥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文化产业优秀企业。

当然,百姓的文化生活也没有被挡在市场门槛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新的文化“时尚语”,“文化民生”的指向更加明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送文化科技下乡等文化工程的实施,使百姓不掏钱同样能享受文化大餐,有效保障了百姓的文化权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