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锵!是谁碎步轻移动,一袭水袖抚来前人情思。是谁长刀再挥,召来旧时万马千军。
也许你从未想过,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许多老艺术家为川剧鞠躬一生。他们抛却喧嚣与繁华,在川剧的道路上坚定跋涉。川剧怎会是陈时旧音?它是我们四川人无法忽视的血脉。
今天,又一个川剧前辈在坚忍和清贫中离世,合江县川剧团老艺术家袁仕清。
60余年的舞台生涯似水光阴,早已把川剧化为袁仕清生命的一部分。如水如歌,似梦幻,台上台下,人戏为一。角色内外,变的是装扮,不变的,是那份优雅如一的文人气质,和笃定的坚持。袁仕清为川剧而生的,他的天赋、勤奋和执着无不印证了这一点,表演艺术日臻成熟。
舞台上的袁仕清嗓音圆润、摄意传神,可谓唱作俱佳。与慷慨激昂的舞台形象迥然相异,与行腔讲究的川剧道白更是截然不同,舞台下的袁仕清亲切自然,温文尔雅,提携后辈不遗余力,一个身段、一个眼神、甚至连一个走位,也不厌其繁讲解,全然无大腕做派。其实台上台下,人前幕后,都是一个人灵魂的修练。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这是许多梨园前辈的座右铭而这12个字,也融进了袁仕清的骨血里,融进戏台上的每一刻。袁仕清说自己许多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法,都是从戏里学的,川剧不仅能给人艺术的滋养,还能熏陶心性。
川剧没有一夜成名的奇迹,就算有,也是在很多年的积累后,因缘际会之下厚积薄发、一炮而红。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川剧人的追求。这门艺术太精深了!对袁仕清来说,川剧早已融入他的血液,他的灵魂也因川剧而燃烧,台上演的是千年风雨,唱的是旧人心事,台下却是一份最勇敢的坚持,最挚爱的执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为川剧生存的背后,是诸如袁仕清们的老艺术家几十年未曾更改的初心、努力坚持和谦逊。
许多人对于川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变脸”上。然而,川剧并不在火锅馆里的余兴表演节目里,也不在伪文青的朋友圈中。跨越古今,穿越百年,其精彩与魅力,不是用手机百度一下,就能轻易体会的。“醒也川腔,醉也川腔”、“唱到凄凉众口帮”。一首《采桑子》传神之至,写出川人对川剧的情怀。只要川剧一开唱,只须一句便将川人的坚忍与乐观,川人的辛辣与圆转,川人的嘲讽与自嘲,还有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川耗子精神”,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戏曲之善功其实部分代替了宗教、历史和教育;而戏曲之美,则是乌托邦化的或是假戏真做式的移情。但是,我们愿意在乌托邦里处理一切棘手的问题,这是一种心灵之美学。说这些,并无什么贬意,反之像吾国这般文史不分,戏如人生的套路,乃是一种根本上的自我救赎,积极意义在于,它会滋养我们阳光一样美丽的内心。而诸如袁仕清般的艺术家们 ,为了这般救赎,为我们有阳光一样美丽的内心,一生都在清贫中坚守!谢谢他们!
戏梦人生,我们一面自己演,一面看别人的,于物我两忘!离去的老艺术家袁仕清,一路走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