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名城,因何而立?不仅在于其“硬件”的强大和完备,更在于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本报重磅推出的“让川剧走进生活·川剧创意设计比赛”便是在根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再现。有了城市文化的根和魂,所展现的“软实力”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向世人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涵养城市文化,传承历史文脉,激发文化创造,共建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成都正加快向世界文化名城迈进。

昨日,“让川剧走进生活·川剧创意设计比赛”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10位设计界精英展开创意“龙虎斗”。经过一周的潜心创作,昨日,10位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师向本报交出了精心设计的川剧创意设计稿,等待接受市民评审团的打分。接下来,参赛作品将在新媒体和锦江剧场进行展示,欢迎广大市民参与投票打分。

今天,记者就给大家提前“剧透”各大设计师的设计亮点,让大家先睹为快。

创意无限 设计让川剧走进生活

“原来川剧还能这样玩!”昨日当记者看到设计师的投稿作品后,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些的创意五花八门,天马行空,让人大开眼界。从“川剧萌宝宝”到将川剧生旦净末丑提炼出的设计符号;从高铁与川剧结合的设计作品到“艺冠川戏”艺术品……这些设计作品不仅有时尚生活用品,标识设计,更有网络表情包。创意让川剧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只有大家想不到,没有设计师做不到的。

设计师雍滔携川剧生旦净末丑的设计作品亮相。作品中,他运用现代极度简洁的几何图形符号将中国传统戏剧系统里的 “生” “旦” “净” “丑”角色形象图形化加工,形成鲜明的极具当代潮流特征的视觉符号,并生动地表现出顶天灯、变脸吐火的川剧特色。他告诉记者:“我在剧场观看完一台完整的川剧后感受到的舞台震撼力不输任何一部欧美大片和明星演唱会。如何更好地在年轻群体当中推广传统川剧艺术,如何让年轻人都来关注川剧、接受川剧、喜爱川剧,如何在川剧与年轻人中间搭一座桥梁这应该是川剧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一个思考方向。”此次参赛设计师们也确实都从这个切入点切入,让川剧元素融入生活。诗婢家设计师唐小鸥邀请到了诗婢家的艺术家,以川剧戏冠为元素,设计了一整套生活用品。

跨界 让川剧迸发新火花

在此次参赛作品中,不管是川剧的脸谱、戏冠,还是川剧名家的妆容,甚至是“川剧”两个字都被设计师们信手拈来,成为创作元素。设计师将原本看似普通的川剧元素跨界混搭,让川剧碰撞出全新活力。

“只有能被大众所认知、接受、使用和与其生活相关的才是能被传播的。”设计师朱贝迪认为,能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播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以跨界产品设计的形态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他此次参赛的几款基于川剧的创意产品设计也正是跨界混搭的结果。川剧吐火是川剧一大绝活,朱贝迪便将火锅元素与川剧中的吐火混搭起来,设计了真丝斜纹绸印花手巾,高雅又接地气。设计师杨蛟将高铁与“川剧”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设计了全新的“川剧”标识符号。设计师黄晓光独辟蹊径,将川剧名家的眉眼为创作元素,跨界混搭设计出了彩妆系列,让人击节叫好。

新媒体 用一个移动川剧馆 立体体验川剧

新媒体也是此次设计师创意设计川剧的一大亮点。“川剧变脸娃娃之父”丁成虎此次就首次展现了他全新设计的变脸娃娃表情包,让川剧变脸娃娃从线下火到线上。昨日在微信上,记者提前尝鲜。这批表情包将聊天中的喜怒哀乐都用川剧脸谱表现,卡通有趣。丁成虎告诉记者,“我们想要通过更好的设计去创造川剧变脸文创产品,让川剧精粹在不同领域绽放光彩。”

此次设计的变脸表情包所有脸谱设计均由川剧脸谱衍化而来,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卡通化、艺术化、趣味化。

设计师朱明展现了一个大部头设计:川剧主题·空间设计,将川剧的精粹集合到一个移动的川剧馆内。他向记者透露:“我们采取一静衬一动的方式,动静结合,雅俗共赏的方式展现川剧。在视觉审美上,将山水戏剧的水墨感,与三国文化的历史感,色彩装扮的浓郁感进行糅合,追求多样而不繁复。在场馆体验上,我们在观看表演之外,提供了人与人的互动空间。台上唱三国,台下试戏装,画脸谱,让川剧文化自然而然地走进到访者的内心。”

据悉,此次参赛的作品将在线下和线上进行展出,读者们敬请期待。

雍滔设计的川剧元素手机壳

朱明设计的川剧主题空间设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