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锣鼓响众人来,如今演员断层缺人传承
百年渝北川剧 谁来守望?

“那些年,一个剧团演员、一个电影演员,可都是很风光的职业。小到出场时的一个眼神,大到在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个转身,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在渝北区文化馆多功能厅,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总有100多位川剧爱好者齐聚一堂,演绎《楚庄王》、《喜事重重》、《穆桂英打雁》等经典川剧。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老师——渝北川剧传承人、著名演员李永清。昨日下午,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李永清和她同为川剧演员的丈夫陈希忠,听他们聊起了渝北川剧的兴衰传奇。

渝北川剧:特点是戏路新、声腔多样化,高腔、昆曲、胡琴、弹戏、灯戏俱佳,表演既规范又灵活。艺人在创造过程中,往往不满足于传统川剧的表演技术绝招,而吸收各剧种及姊妹艺术的长处,以构成表演中的闪光点。

百年渝北川剧

百年渝北川剧

锣鼓一响 戏迷从四乡八村赶来

【背景】清光绪末年(1907年)前后,渝北川剧在洛碛、两路、悦来、水土、统景、礼嘉等地兴起。1915年,原江北县(渝北区)人罗文江创办川剧“普益科社”,招收100余名科生,并邀请了付培之等川剧名流任教。之后,渝北各地慢慢有了“玩友会”、“俱乐部”等,看川剧也成了主打娱乐项目。

“我的母亲是川剧演员,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剧团度过,身边充斥的都是唱念做打,看戏几乎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1945年,李永清出生在一个川剧世家,儿时的她常和妹妹把家里的床当戏台演上一段,还顽皮地在床边挂上窗幔,只为让‘戏台’更逼真。”李永清介绍,在那个年代几乎人人爱川剧,而自己也受了影响,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川剧演员。

百年渝北川剧

1953年,8岁的李永清如愿考进了原江津县白沙川剧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演员,苦攻花旦与武旦。直到后来调到江北县文化馆担任戏剧辅导干部,这一唱便是50余年。

百年渝北川剧

记者在渝北区档案馆提供的资料中看到,李永清在剧团一共导演了30多部大戏、60多部小戏。“以前川剧比现在的坝坝舞还流行,剧团演员就像电影演员一样是很风光的职业,能够进剧团、穿起剧服是一种荣耀。”李永清说,当年川戏锣鼓震天一响,周围的戏迷听着声就从四乡八村赶来,演员在台上卖力唱、做、念、打,他们就在底下泡一杯盖碗茶,摆上碟炒花生、盐瓜子,一边品着,一边嗑着,一边赏戏,好不热闹。

百年渝北川剧

因戏生情 川剧伉俪共风雨54年

【背景】1958年,合川县川剧团第三演出队划入原江北县(渝北区),于是渝北区有了第一个川剧团——江北县川剧团,建团时共39人。1964年后,渝北川剧渐渐把古装戏与现代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红岩》、《江姐》、《十五贯》等都是热门剧目。

1961年,李永清新加入了江北县川剧团,并邂逅了丈夫陈希忠。“没多久,我就和老陈一起演了《穆桂英打雁》,我演穆桂英,他演杨宗保,在戏里他们一见倾心,戏外我们也慢慢看对了眼,到现在风风雨雨54年了。”

最喜欢的角色是什么?李永清的答案是,改编自聊斋的川剧——《阿秀》中的小狐仙。在丈夫眼中,李永清和小狐仙一样,是位追求浪漫爱情的女性。陈希忠则表示最喜欢的是《折桂斧》中的陈老大,正直而勇敢,而这也是他吸引李永清的地方。

而除了收获爱情,两人还在团里练出了一身“能文能武”的好本事。

1965年,江北县川剧团组织了一支12人的“轻骑队”,到农村和生产队里为群众演出。“演的多是些小型剧目、话剧和曲艺节目。因为人员、经费有限,每个演员都顶好几个角色,而且还要自己做勤杂、搬道具。”

现状堪忧 演员断层传承人缺乏

【背景】1985年,江北县川剧团排演的《楚庄王》在重庆市文化局的评选中,独揽四项大奖,一时风头无两。1986年,为适应专业艺术团体的要求,已有27年历史的剧团被取消。之后,渝北川剧便一直处于没有专业团队、演员断层、传承人缺乏的状态。

“现在看川剧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也不愿学这个,最致命的是学川剧很难就业。”李永清告诉记者,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学川剧、看川剧,并把川剧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我一定会继续唱下去,在舞台上为观众展示川剧的魅力。”

听说渝北区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有川剧元素的活动,这让李永清感到非常欣慰。李永清说,现在她的学生中有不少还在坚持出演川剧,生活在渝北的曾庭会就是其中一位。“我洗衣、做饭的时候都爱哼两句。”40多岁的曾庭会告诉记者,每个月在渝北区文化馆的川剧活动她都会参加并出演。

临空都市报记者 王拓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