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天府广场,非遗文化进社区与市民交流。
金钱板要打得好、唱得好、表演好,还要会创作,打为三好之首,板拍变化无穷,风云雷雨在其中,可做道具使用,行腔美字三声,头轻尾重腰平均,阴阳分上下,尖团定乾坤……”9月17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第七天,除了博览园主会场和各地分会场精彩的非遗活动和非遗产品博览会之外,在成都市各区(市)县还广泛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非遗传承进社区、进校园、进古镇、进古街、进创意聚集区、进商业中心、进非遗传习所、进建设工地、进SOS儿童村、进养老院等“十进”活动。
17日下午3点,在人头攒动的天府广场负一楼,唐丽曼以一曲悠扬的清音《布谷鸟儿喳喳叫》,拉开了“携手非遗 相约传统——青羊区非遗‘十进’走进社区”活动的序幕。紧接着,杨子、赵亮的传统对口相声《打灯谜》、川剧演员漆林里的变脸吐火等精彩节目,吸引了数百观众的驻足,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像。
随后,74岁的鲁国华“藏”在一顶轿子里,为大家表演了四川相书《杀猪过年》,只听他一人口吐10种声音,男声女声,鸟叫鸡叫猪叫狗叫,应有尽有,惹得观众纷纷点赞,“还以为轿子里藏了很多人呢。”刘丰年的传统魔术、李国仲的金钱板《数县》、罗世忠的四川评书《中秋节的传说》等传统曲艺,更是让在场观众意犹未尽。
“以前我们学习相书,老师对基本功的要求很严格,不管是哪一种声音,我们都要分门别类去练,踏踏实实地练好。”作为现在唯一掌握“四川相书”技艺且健在的非遗传承人,鲁国华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相书表演是需要坐下来学的。在他看来,“非遗”进社区等表演形式,对于传统曲艺的传承很有帮助,“相书几十年没跟广大观众见面了,通过非遗表演,让大家了解还有四川相书这样的表演形式,这对普及相书很有帮助。”
除了曲艺表演,4台“荟萃蓉城——2015年非遗精品剧目成都演出季展演”的精品传统戏曲演出,也为成都市民奉上一场场艺术的盛宴。17日晚上7:30,根据著名作家阿来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同名川剧《尘埃落定》,为成都市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四川康巴藏族地区的故事。根据著名文豪巴金的名著《家》改编的京剧《落梅吟》,则从头到尾贯穿一种浓郁的“川味儿”。两场不同的表演,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非遗戏曲之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