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戏剧界“老生”相约红砂村,切磋技艺并一同回忆“跟斗人生”
偶尔见到身边某位花甲老人能劈叉、下腰,都被视为了不起。如果再来个前空翻、后空翻甚至从一米多高的花台上,身轻如燕地鱼跃而下,那更会让人刮目相看。昨日上午,在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一农家乐的草坪上,聚集了一拨这样的“奇人”:他们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个个都是曾经在四川戏剧界中赫赫有名的“跟斗虫”。他们“返老还童”的表演让不少游客叹为观止。
绿草坪上 一帮老人比拼“翻跟斗”
上午10点,红砂村竹园外,嫩绿的草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盎然。这让这拨60出头的老人们无比兴奋。“只要一看到草坝坝,我就忍不住想翻跟斗!”63岁的罗友林绰号“罗毛子”,他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迅速换上练功服,三两下子压腿、下腰热身后,迫不及待地来了一个后空翻,再接一个“孙悟空”的亮相,动作干净利落……大伙一阵掌声算是给“罗毛子”抛砖引玉的奖励。64岁的欧兆云也毫不示弱,连续作了两个侧空翻后紧接一个“杨子荣式”的威武亮相……“功夫不减当年,太漂亮咯!”你方翻罢我登台——在场的老人也争先上场劈叉、双飞燕、虎跳来回不断。草坝上翻了还意犹未尽,欧兆云又跳到旁边一米多高的花台上,正在大伙为他捏把汗时,只见他一个高下后空翻身轻如燕稳稳地落地,围观者发出阵阵惊叹。“这些动作难度充其量只有我年轻时候的十分之一!”欧兆云自豪地说。
发出邀请 川剧“老生”农家乐聚会
“喂,你是罗毛子嘛,5号我们在红砂村的竹园聚会你一定要来哦,别忘了把练功服和练功鞋都带上哈……”一周前,他们中的召集人四川省川剧院退休演员欧兆云通过各种渠道终于电话联系上了“罗毛子”、“幺幺”、“莽哥”等40多位师兄师弟,并叮嘱再三:这天将是一次难得的“跟斗虫”大聚会,请大家务必要来哦。
“是跟斗让我们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是跟斗让我们荣耀一生!”罗毛子说,这些师兄、师弟都是靠翻跟斗闯天下,翻了一辈子的跟斗,对跟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是跟斗使我们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跟斗大王”杨先呈说,在样板戏年代中,他们几乎跑遍了成都、灌县、大邑、宜宾等四川各个县市的京剧、川剧团,就凭一身功夫四处搭班子八方跑场子。那几年每个剧团所演出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八个样板戏中的武打戏,所有高难度动作几乎都是靠我们来完成,简直就成了剧团的顶梁柱,“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演过郭建光、杨子荣的。”这帮“老生”们说得激情四溢。
回忆过去 想当年峥嵘岁月稠
昨日的聚会,主要话题自然是围绕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欧兆云无比自豪地讲述了他“跟斗人生”的坎坷经历。
少年时代的欧兆云家住在距离成都体育场(现体育中心)附近的荔枝巷。“10岁时由于我经常逃学去体育场翻‘野跟斗’,致使成绩下降的我成为班里的一名降级生”。欧兆云家境贫穷,父母在当年华兴正街的一家老茶铺当堂倌。想要一双胶鞋父母都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这一要求。也许就因为光着脚板练功,成就了他扎实的基本功底。
由于迫切希望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他们常常躲在省体操队的训练场外“偷师学艺”。具备跟斗天赋的欧兆云模仿力极强,一看就会。16岁时他就能够完成连续前、后、侧空翻,并且还能熟练地完成体操难度系数较大的小翻接转体720度、小翻接后空翻两周等技巧动作。由于他具备极强的爆发力,师兄们形容他的跟斗就跟上足了发条似的——又高、又飘,有“空中飞人”的美感。
17岁那年,欧兆云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突然会被四川省武警总队文工团招收到部队,光荣地成为一名文艺兵。1965年,他随文工团赴京参加全军汇演时,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看中,直接调入该团。最让欧兆云记忆犹新的是,当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在“飞夺泸定桥”的一场武戏里,他的跟斗可谓独领风骚,出尽风头,使之成为全军文工团争抢的拔尖人才。
展望未来 让心灵保持永远年轻
翻了50多年跟斗的欧兆云,四年前从四川省川剧院退休时,最让他割舍不下的是离别剧院的练功场。为了能够继续保持练功,他说服爱人将成都的房子卖了,去龙泉驿买了一套近300平方米的花园别墅,目的是在家装修一间一辈子都属于自己的练功房。欧兆云的这番跟斗人生经历,在这群老人中大多相似。
“不抛弃、不放弃!持之以恒,用信念来保住跟斗!”欧兆云用时下较为流行的话语道出了这拨“跟斗虫”的心声,大家应声附和道:“年老心不老,只要保持快乐心情,心灵就永远不会衰老”。(记者 朱建国)
(摘自 《华西都市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