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传统变脸特技,常见于《归正楼》中的“三变化身”与《白蛇传》中的《断桥》。前者表现义盗贝戎劫富济贫,以变脸巧妙脱身,运用的是“扯脸”;后者突出小青对许仙负白娘娘的激愤情绪,演员口銜獠牙,先后用手抹出红脸和黑脸(继又吹出金脸,此谓之“吹脸”),一般叫做“抹脸”。

1956年,川剧艺术家席明真将《断桥》中的青儿变脸提到《金山寺》一场,让紫金铙钹借以显示其阴险凶狠,又将《归正楼》中的扯脸取代《断桥》中的抹脸,利用新的制作材料,改进操作技艺,使这一传统特技重放异彩,虽是移花接木,却也玉映珠辉。

1959年,川剧《金山寺》赴欧洲巡演。席明真提出新构想,由胡明克、赵书勤付之实践,铙钹不假道具,也不掉头,在众目睽睽之下,变出一张大红脸(此为“抖脸”),自然风靡异域万千观众。与此同时,阳友鹤在整理重排全本《白蛇传》的时候,也作了同样处理,由阳荣华饰演铙钹。在北京献礼演出,时称一绝,轰动首都。

1980年12月,川剧《白蛇传》赴香港演出。饰演紫金铙钹的武生刘忠义,将过去的“霸儿脸”(即半截脸)改为全脸,一张张与演员面庞大小吻合的脸谱,一层层地紧贴在演员脸上,好像直接勾画上去似的,演员既能呼气,又能念白。在与白娘子的几番周旋中,铙钹次第变出绿脸、红脸和蓝脸,现出本相后,复变金脸,浓眉毛、络腮胡,富有强烈的雕塑感和狞厉美。这又是一种新的变脸术,谓之“垮脸”。

川剧变脸作为一项及其高超的表演技巧,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总是不断地移步换形,弃旧图新,不囿于变脸技艺的某一模式。纵观川剧变脸的嬗变,其间蕴含着具有高度美学意义的戏剧观念。(刘昌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