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南充川剧“非遗传习班” 在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揭牌,杨昌林等省戏剧界名家云集南充。至此,40名娃娃进入传习班学习川剧,传承非遗文化。
这是时隔21年后,南充市文化艺术演艺集团公司川剧团(以下简称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团再次开班招生,以传承发展川剧。
40名孩子学川剧 勤奋认真不怕苦
4月20日清晨6时许,天刚亮,何媛媛及寝室的其他几名同学麻利地翻下床,洗漱、吃饭……还有10分钟就到7时,40名身穿“非遗传习班”班服的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学校操场,在专业课老师的带领下,开始练习早功,晨操、跑步、压腿、台步,一样不落。
家住顺庆区的何媛媛今年14岁,她原在广州市一所艺术学校学习舞蹈。因为从小喜欢川剧,何媛媛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市川剧团报名,并顺利通过了考试。“女儿喜欢,我们就支持。”何媛媛的母亲唐春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毕业后,女儿不仅能获得学历证书,还能进入市川剧团继续深入学习,有老师传帮带。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唐春梅很放心。
“我的外祖父曾在川剧团工作,他非常希望我能传承这门艺术,而我也十分喜欢川剧。”年仅11岁的梁勇,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南充大剧院看各种演出及川剧表演。进入传习班后,他学习十分勤奋,不怕苦不怕累。
南充川剧“非遗传习班”自3月底开班后,经过军训,4月中旬正式进入课程学习阶段。4月20日,揭牌仪式上,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团的演员们还为学生们亲身示范。接下来3年半时间,孩子们将系统学习川剧以及川北灯戏。
联合教学 非遗文化传承有希望
时隔21年,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团再次开班招收学员,并与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联合教学。专业课由市川剧团聘请专业老师及省内的川剧表演艺术家讲授,文化课由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文化老师授课。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40名学员是从13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经过了嗓音、形象、形体三关考试。其中,26名女生,14名男生,他们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15岁。
市川剧团团长汤勇告诉记者,这些学生是川剧的希望和未来。只有通过人才的培养,同时创作出更多喜闻乐见、有市场竞争力的作品,才能有效地传承发展川剧。
受邀参加揭牌仪式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剧老生杨昌林先生认为,“非遗传习班”为川剧艺术传承发展给予了新的启示,他愿意尽绵薄之力,为川剧艺术传承做出贡献。(记者 王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