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多省份的这块土地上,几乎不同省份都有自己的剧种,在有些省份,剧种恐怕不止一种了。比如说:在中部的河南除了豫剧这一个大的地方剧种以外,还有曲剧,越调,四平调,等等。在南边的广东,除了粤剧以外,还有潮剧,广东汉剧。而位于西南地区我们的四川,除了川剧之外,还有川北灯戏这一个小剧种。在这些剧种当中,做功最大的是川剧,看上去最精彩的也是川剧,但是,不景气的也是川剧了。即使是有一线希望,但这毕竟是短暂的,可以用“昙花一现”四个字来形容。
直到现在,我不止一次质问自己在这众多的地方剧种中,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发展不景气的剧种产生这么的感情呢?我承认我自己是一个川剧迷,就因为这样,在家乡有人笑我疯,有人笑我癫,认为我是个执迷不悟,没有出息,不务正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疯子,用四川方言来形容的话,四个字:“二不挎五”。在家乡,有些人甚至认为我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般。但无论别人怎么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今川剧发展到这样如此的窘况了,作为一名四川人,作为一名有民族感的中国人,我们不能在这样昏睡下去了,我们有必要担当起这一重任,“振兴川剧,弘扬国粹”的重担就挑在了我们肩上。我还有什么过错而言呢,对于自己,我问心无愧。
成都的老戏窝子悦来茶楼我不止去了一次了,每次去的时候我却发现了观众老龄化趋势很重的这样一个每次发现到的严重问题,做过一段时间梨园弟子的我,有一个在成都市川剧院内唱旦角的小师姐,而她现在微薄的工资待遇总会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像我们这批师范生毕业后,到农村当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似乎有些差不多。说到这里,我在也不能自已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痛。陷入一种沉思之中。
这次十一长假,我去了一躺全国众多省份中口碑名声最差的河南省,走进省会城市郑州市,虽然说城市的发展情况,没有同样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市发展的好,但是不可否认,不得不承认的一点,那就是他们的文化气息似乎比成都更要浓厚,在文艺体育方面,比成都做得更好,且不说他们的武术杂技魔术,就单说那里大的地方剧种豫剧,比起川剧发展的情况似乎更要好得多,这不仅仅与当地人们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有关,更重要的是,政府以及相关文化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任凭您四川的文化相关部门如何掩饰,这是一个遮挡不住,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事物之间包含着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包含着消极的一面,虽然说河南省的文化方面在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发展呈现一派大好形势,但是在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相关文化部门由于过分鼓励文化发展,一方面,给传统文化,如豫剧、曲剧、越调以及杂技武术等提供了发展的充分的条件以及发展机遇,而另一方面,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于相关部门政策的缘故,对于办剧团的相关演员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考核始终是弄虚作假,始终坚持交钱办证的原则,只要交钱,相关部门就给您发一本营业性演出团体的许可证。为什么这几年河南省宝丰县打着各种五花八门“嵩山少林寺武僧表演团”招牌的假少林和尚团伙在全国各地招摇撞骗屡禁不止的原因可能就在这一点,由此可见,在河南,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当然,四川走上另一个极端却更不用说了,尽管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早在1983年开始就一直在提“振兴川剧”的口号,在当年的《四川日报》上就能看到这一栏。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没有真正的去重视它,无非是把戏演好了,演成功了,给点物质上的奖励,似乎就算完成了任务。假如说没有成功的话,或许置之不理,似乎与它没有一点责任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没有把川剧当做自己的犹如语言一般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附近的那条武术城的街上,我不知道街道有多少家武校,看着这么多的武校,让我不禁想起过去成都有多少家火把川剧团的盛况,可是到如今只剩下了三家了。究其原因,除了剧目上,还有剧团的管理上以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现在川剧发展到这样的情况,我既不希望政府以及相关文化部门也走像河南一样的极端,更不希望政府以及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像现在这样执迷不悟的走下去,只希望从现在的实际出发,从根本入手。鲁迅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要唤醒民众,而现在振兴川剧最主要做的还是要唤醒维系一切戏剧的观众。
在河南,作为一个河南人,谁不知道豫剧和少林武术的河南人,都要会被人嘲笑,甚至被人唾骂。但是在四川,自从十多年前各个县级川剧团解体以后,作为一名四川人,知道川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一些小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川剧。还有一些大人,认为听川剧等于老古董,没有品味,川剧的消失是一件迟早的事。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学西洋乐器,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学川剧,对于不知道川剧似乎有些无可厚非。更让人揪心的是,一些无知的老糊涂面对这样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既不安于现状,可是对于年轻人爱好川剧,就是强加阻止发对,甚至讥否他们,还胡扯设么年轻人应该做社会上的高分低能,死气沉沉,没有生活朝气的书呆子,却把希望寄托在社会上所谓有钱有势的“大老板”身上。
说到这里,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好,在成都,不论是那座寺院还是道观,昭觉寺,大慈寺,还是青羊宫。在恢复修殿塑像绿化出资的功德碑上又有几个大老板的名字在碑上面呢,像这个样子有几个以振兴川剧弘扬国粹为重,愿意发心投资办一个川剧团呢?说到这里,我无语了,真想骂这帮老糊涂是袁世凯的孝子贤孙,汪精卫的接班人。戏剧必须对观众施加影响,要做到这一点,作家和演员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在一次获得至高的权威。因为观看戏剧的公众就像学校里的学童。为振兴川剧艺术,首先有必要拍一部反映川剧名家票友或者反映戏校学员学习生活为题材的,不论电影电视剧都行。从中反映川剧艺术的魅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川剧艺术,从而唤醒更多的观众,改变一些老糊涂的偏见。
二十多年前,一部电影《少林寺》让多少人认识了少林武术,爱上少林武术,进而在全国掀起一阵习武热。而电视剧《五彩戏娃》虽然是一部反映河北戏校学习河北梆子的学员们学习生活的主题,但通过他们的排练这几个镜头,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河北梆子,爱上河北梆子。而去年拍摄的电影《梅兰芳》,不知道让多少年青人认识了京剧艺术美之所在,从中有了感情,进而爱上京剧,不知道又产生了多少京剧迷。
说到电影《少林寺》,当年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历经劫难的少林寺刚刚恢复开放,当时许多宝贵的资料遭到了前所未有过的毁灭性破坏,有几个人知道少林功夫呢?可是当电影《少林寺》在全国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上映后,不知道荧幕上的少林功夫中的魅力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年轻人踏上到少林寺寻求武术梦的漫漫人生路,而现在川剧的发展似乎也到了这一步,但是现在川剧和当年的少林武术相比,有这么一个优势,至少说资料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而今,电视似乎成了每个人娱乐了解世界大事的重要媒体工具了。我觉得川剧艺术应该拍一部不论是名家票友还是学员学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从不同层面反映川剧艺术的魅力,通过电影电视这一媒介反映川剧艺术美之所在。且不说又想当年《少林寺》那样在全国掀起一阵习武热热潮,至少让更多的人认识川剧艺术美之所在,爱上川剧艺术,从中产生一种感情之所在。从中明白川剧艺术不仅仅局限于某类人,而是大众,所有人,从观众们的错误中幻觉中唤醒更多的观众。认识不仅仅在四川才能有川剧迷,在全国更应该有川剧迷,正如国剧京剧,河南地方戏豫剧一样。
振兴川剧唤醒观众是还不够的,舞台艺术是不可能替代的,舞台上的戏与观众直接交流,毕竟电影电视不是真正的艺术,与观众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而川剧作为传统的舞台艺术,我觉得,更重要是在当前情况下,通过乡镇相关负责部门以及中小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出钱到乡镇或者学校出钱请川剧演出团体到乡镇或者学校每年演出一两次,一方面对于丰富改善农村居民以及学校学生的文化娱乐方式,充实文化业余生活方面的同时,是他们也享受到高尚的娱乐。从而吸引他们由此产生感情。当他们爱上川剧之后,他们可开展川剧清唱活动(打玩艺儿)或者在学校学生有空时间自己排练,自娱自乐。这既有利于改变现在农村较为普遍存在的打麻将赌博之风以及学校内学生中存在的庸俗的追求歌星影星之风具有重要作用,又利于川剧演出团体开辟一条市场。
现在有些川剧演出团体把培养川剧爱好者的重点放在大学人群中。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中小学生中,爱好尚未定型,具有可变性,到了大学,爱好已经固定,如果说让这些看惯了偶像剧肥皂剧,听惯港台韩流行歌曲的人来发展成为川剧爱好者,可能性大不?因此,培养川剧爱好者必须从娃娃抓起,并且在中小学校内开设相应的课程。在去年,国家文化相关部门在有些省市试点搞京剧课,让我不禁想起二十多年前我们四川搞川剧课最终搞失败的情景。对了戏剧,不论是唱京剧也好,还是唱川剧似乎要有一定的天赋才行,而开设这样的课程,不仅不能发展更多的川剧爱好者,反而更加厌恶川剧,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有成就感,自己都唱不好,还有什么感情而言呢?培养川剧爱好者,必须改变目前川剧在中小学里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改川剧课为川剧欣赏课,教学生如何欣赏川剧,并告诉学生:我国戏曲自成一个表演体系,就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梅兰芳表演体系,是国人值得骄傲的一个创造的同时,要介绍这个表演体系的特点和川剧艺术的特点,从中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从中产生欣赏高雅艺术的强烈愿望,而不至于让他们从沉迷于观看流行通俗文娱演出,从盲目追求影星歌星中走出来,配合每一次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的一两次川剧演出,其效果可想而知,这不仅不会增加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在轻松愉快中,提高他们的文学艺术欣赏水平,培养他们朝着志趣高尚的方向走去,使他们看到了舞台上的川剧,使他们爱上川剧,对川剧产生感情,成为川剧爱好者。岂不是为川剧艺术提供了又一个发展空间吗?
有人说,戏剧马上就要消失了,年轻人都不看。也没有人唱了,我不止一次的想:为什么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戏迷大擂台栏目,陕西电视台与戏曲有关的戏迷栏目秦之声,为什么收视率怎么这么高呢?不是没有人听戏,而是有些人对于戏剧不懂得欣赏对戏曲进行的错误定论,加上戏剧没有自己表演的空间,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这一戏迷栏目,且不说别的,就以少儿擂台赛为例,栏目充分发挥其造星功能,每年不知道产生了多少豫剧童星,同时也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戏曲,热爱戏曲,理解和珍爱民族传统艺术。这一点对于从小培养民族感方面,梨园春栏目可以说挖空了心思。难道四川电视台不能搞一个蜀之声戏迷栏目,因为更多的人认识了川剧,爱上了川剧,需要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设立少儿擂台赛,充分发挥其造星功能,产生一批川剧童星,现在在四川,家长普遍让孩子束缚在某个琴行学习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的独木桥上,从来没有谁让过自己的孩子学习川剧,而现在琴行内的某些老师自持自己精通乐器为天之娇子,以赚钱为目的,对于学生,爱教不教,爱理不理的,职业素质特别低,通过少儿擂台赛,不仅仅对于从小培养让家长认识到真正的川剧,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学艺不仅仅局限于琴行中学习西洋乐器这一座独木桥,而是可以选择多方面的途径学习艺术,更重要的是,对于改变琴行内某些老师的天之娇子这一行为态度改变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在川剧的表演剧目上,我却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不是反反复复演一个剧目,就是剧目得奖以后,让它不要再演了,还有一种就是脱离川剧剧目搞单纯的变脸吐火和翎子功等等。
打开历年的《四川日报》,1985年6月20日的报纸上报道的四川省川剧院出国访问访问演出在西柏林演的是大幕戏《白蛇传》,1993年12月10日,同样是省川剧院出国访问演出,在西班牙,居然也是演的是大幕戏《白蛇传》。或许在观众的印象中,似乎川剧只有这些戏,怪不得观众对川剧的印象是夜夜过秋江,天天拷红娘。不是把王魁捉,就是把裴生放。一年四季做文章,永不关门的迎贤店这样一个印象。其实川剧并非如此,也有许多好的剧目,但由于随着得奖以后,就再也不让它演了,进而让它慢慢生锈。就以川剧《凌汤圆》为例。
由重庆市川剧院二团首演的川剧《凌汤圆》在1984年参加四川省振兴川剧第二届汇演获演出、舞美奖、剧本奖、导演奖、表演奖等多项奖项,但由于这出戏获奖之后,就再也没有演过了。之后让它被人遗忘了。二十多年以后,当这出戏再次被人记起时,几经沧海桑田,当时的影像资料居然不翼而飞,现在为了重新排练这出戏,又不得不花大的代价寻求有线索的人,希望又一次重新展现给观众。
现在一提到川剧,大家总会想起变脸吐火等绝技,说到这些,就认为是川剧的精粹,而对于剧目,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为每次的川剧表演,总是表演变脸吐火,从来没有表演过一折完整的剧目。怪不得大家一提到川剧就是变脸吐火。这绝不是川剧表演,是杂技表演,像这个样子,如何让年轻人不爱上川剧从中培养川剧爱好者呢?首先我们必须改变昔日表演的方式,在表演变脸吐火这一类绝技时绝不能脱离剧目的表演,但绝不能搞片段演出,也不能名段清唱表演,因为这种表演形式是戏曲表演的倒退。倒退到“听戏”而不是“看剧”。这种绝不是正宗的川剧表演,是歌星演出形式的变种,不但不能导致初看川剧的观众爱上川剧,反而更加滋长庸俗的追求歌星影星之风。因为川剧的魅力离不开一个“剧”字,不演“剧”而单纯搞名段清唱使川剧的魅力丧失殆尽。而对于给初看川剧的观众在挑选剧目方面我觉得需要精挑细选,因为对于刚听川剧的人来说,唱功戏肯定是不大合适的。应当选一些具有特色或者富有情趣的戏以及一些新的大幕戏,如《做文章》《画梅花》《八阵图》《扯符吊打》《迎贤店》《请医》《问病逼宫》《水漫金山》《柳荫记》《野鹤滩》《红梅记》《欲海狂潮》这样一些剧目。
给初次看川剧的人演出的小生小旦演员扮相要俊美,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同时,为强化川剧观众审美期待提供完全新颖的审美视觉,为争取观众,具有重要作用。
我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又要提到钱从何来,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现实问题。四川的经济发展比起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情况要好的多,如果说搞文化方面的话资金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缺乏相关文化部门正确的领导。
振兴川剧不是一两个人努力能够实现的,也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任务,似乎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相信振兴川剧这一任务一定能够完成的。同时让川剧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在天府之国的四川不仅仅有独具特色的川菜火锅,旅游景点,并且还有自己独具魅力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川剧艺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