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川剧院在悦来茶园小剧场演出大幕戏《铡美案》。由于该院在茶园很少演出大幕戏,而且该剧中明星荟萃,吸引了大量观众。在演出中,观众掌声频频、喝彩不断,令人振奋不已。
《铡美案》即京剧、评剧的《秦香莲》,是川剧的传统经典之一。全国各地方剧种几乎都有这个戏,名称也大同小异,因此这个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然而戏迷们仍然如此热情高涨,原因何在?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笔者就属于看热闹的。此次的大幕戏,可以说是老、中、青名家汇集一堂,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有著名老演员王厚盛、张素萱;两位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孙普协、蔡少波;有近年来舞台上人气很旺的青年演员秋菊、孔刚等,连著名川剧小生王超也参与跑龙套。这样的阵容怎会不让人们追捧?!
此外,《铡美案》是一个多声腔大幕戏,在川剧大幕戏中是少见的。第一幕《闯宫》是川剧高腔,颇富川剧特色;第二幕《杀庙》是弹戏,让蔡少波、秋菊演绎得悲壮激昂;后来的则是川剧胡琴,西皮、二黄让四川的两位名花脸王厚盛、孙普协唱得高亢激昂,余音缭绕,震人肺腑。在一出戏中享受到川剧多种动人的声腔,众多名角的动人唱段,确实难得!
不过,在看此戏过程中笔者注意到,第一场《闯宫》不太受观众青睐。尽管两位演员都很出名,尤其是张素萱,被称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他们的演出无可挑剔。然而在近一个小时的表演中,他们的唱段没有赢得观众的掌声。而后来的几场戏,则掌声、喝彩声不断。何也?
笔者认为都是‘高腔’惹的祸。那场高腔戏的唱腔的确太不敢恭维了。川剧高腔有不少动听的唱腔,比如折子戏《访友》、《归舟》等,就很受观众青睐。然而,高腔无伴奏,其中大量的唱腔拗口难听是事实。几十年来川剧界人士作川剧的改革,在为高腔加伴奏努力,结果枉然。川剧界人士对高腔的厚爱至今不减,这些年来省内推出的所谓精品大戏,无不是高腔。就是当初以弹戏为主体的《欲海狂潮》,后来也改成了高腔。而这些大戏成了国家精品或省市精品,但观众并不太买账。为此笔者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名曰《梦断洋场》,记述上世纪三十代川剧第一次出川演出失败的悲惨情景。当初在上海的四川商人以为组织川剧艺人到上海演出有利可图,几乎收罗了四川川剧界的所有名流到上海演出,但初次演出就因大锣大鼓和帮腔吓坏了上海观众。没有演几场就逼迫取消演出。那些川剧名角不得不靠典当衣物乃至乞讨为生。最后在川籍商人周旋下,弄去灌制了一些川剧唱片,得来一点钱才筹够到武汉的船票。然后在武汉、宜昌辗转,像逃难一样回到四川,有两名川剧名角死在途中。这是川剧界厚爱高腔的悲惨代价!
笔者认为,川剧高腔的确唱腔丰富,表演性最强,尤其在一些折子戏中如此。但现代人的欣赏水平不同。既然是戏剧而不是话剧,当然要有动听的唱腔。这些年来推出的大戏都在设计动听的新唱腔和加入伴奏方面下功夫,其结果如像笔者的外行人说的,有的像歌剧(如文成公主),有的像话剧(如激流之家),花费大量钱财和人力只为去夺奖,然后再无人问津。不如像这次演出的《铡美案》一样,整理一些传统名戏。如上世纪打响的《柳荫记》、《杜十娘》、《谭继儿》等,采用多声腔演绎,不要老打川剧高腔的牌子。至于折子戏,则可不去改,照传统去演就行了。有些川剧经典折子戏,改了反而不如以前,比如《五台会兄》,改得来不伦不类。
看《铡美案》还使人想到当前传统戏剧中一问题,即传统戏剧话剧化。传统戏剧借鉴话剧是无可非议的,但话剧化似乎是歧途。这不仅是川剧的问题,在京剧和其它剧种中也很流行。花大量钱财布景、做奇装异服、粘胡子等,请来话剧导演执导,丢掉传统戏剧的表演程式和特色,只为得到所谓的专家赏识,得个啥奖,对弘扬传统戏剧有害而无益。还不如多弄点像《铡美案》这样的戏,精力和钱财都不必花费太大,也许对传统戏剧的振兴有用。(蜀山怪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