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小生王超一直有个梦:摘取戏剧界最美的那朵“梅花”。这个梦想跟随了他20多年,今年,王超将自己的表演素材寄往中国戏剧家协会,意欲为之一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王超的座右铭,他说自己的表演历程正是经过了“知、好、乐”三个阶段逐渐成熟起来的。

王超17岁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表演班,和10岁左右的孩子一起摸爬滚打。“戏曲演员最看重‘幼儿学,童子功’,超过最佳培训期年龄的我,面临的痛苦和困难可想而知。”王超跟着老师从基本的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学起。1991年,王超凭借《托国入吴》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桃李杯”大赛上获得表演和唱腔两项一等奖殊荣,崭露头角的王超快乐而兴奋:“《托国入吴》看似简单,其实有一定难度。大家说我的表演很像我的指导老师,我体验到潜心继承才是从事艺术创造的坚实基础。”

1992年,王超迎来了表演生涯的第一个大幕戏《刘氏四娘》,这是一部有“文”也有“武”的戏。“戏无技不惊人,戏无情不感人”,王超说,“我除了虚心向老师、导演请教,就是更加勤奋地练功。”《刘氏四娘》于1993年进京演出,获得了多项“文华奖”。王超还记得著名戏剧家郭汉城老前辈当时热情地说:“扮演目连的演员王超小同志,唱腔美,音色美,表演催人泪下,是位很有前途的青年小生演员。”此后,王超相继在川剧大幕戏《白蛇传》中扮演许仙、《望娘滩》中饰演聂郎、《聂小倩》中出演宁采臣,品尝到了“人生百态”。

近年来对《红梅记》裴禹、《欲海狂潮》白三郎形象的塑造,让王超在川剧小生艺术表演上上了个新台阶。“白三郎是农家子弟,没有文化,性格倔强甚至粗鲁,在欲望中他有困惑,有呐喊,甚至有沉沦。这和我过去扮演过的角色完全不同。”如何突破?王超首先想到在人物外形上尝试变革,“在造型上眉毛加粗,脸型轮廓加强,表演上形体动作增加力度,举手投足间显示男子的阳刚气概。”此外,王超在唱腔上也动了不少脑筋,“剧中有一处唱段是用的襄阳梆子声腔,我把它唱得高亢激昂、凄惨悲凉,以突出人物的内心冲突。”王超笑着说,演出时,一位很熟悉他的观众都没有认出他来,他突破了自己。(张珏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