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华丽典雅的歌剧与中国四川历史悠久的川剧嫁接,会是什么效果?昨日记者从省川剧院获悉,该院近日启动了川剧《镜花缘》的前期排练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不仅是《镜花缘》第一部戏曲版,更采用了中国、法国、卢森堡3国艺术家和投资者共同筹划的戏曲罕见的合作形式进行编排。该剧总导演由法国南锡歌剧艺术中心主席、著名歌剧导演查尔斯·托德曼担任,他将让传统川剧与西方歌剧“嫁接”,展现全新川剧魅力。据悉,该剧将成为专门为欧洲观众打造的戏曲,后年将进入欧洲市场。截至目前,《镜花缘》海外订单就已超过60场!
合作三方联手开发欧洲市场
为何川剧会受到欧洲投资人极大关注?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告诉记者,2年前,省川剧院应“卢森堡国际艺术节”之邀,为欧洲观众量身打造的新编川剧《火焰山》引起了欧洲观众强烈兴趣。真切感受到了川剧魅力之后,卢森堡大剧院看到了川剧在欧洲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即联合法国南锡歌剧艺术中心向省川剧院发出邀请,希望能够由中国、法国、卢森堡共同投资,法方出导演,由川剧院《火焰山》原班演员加盟,专门针对欧洲观众审美情趣打造一台根据名著改编的川剧,让川剧在国际上走得更远。
选题《镜花缘》更适合欧洲观众
有意思的是,经多次协商,法国导演查尔斯·托德曼将目标锁定在了名著《镜花缘》上。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戏曲界还从未改编过《镜花缘》。法国导演为何选中《镜花缘》作为此次海外巡演剧目?陈智林透露,这主要基于欧洲市场需求。传统剧目中那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语言,欧洲人理解起来可能要费些周章,但小说《镜花缘》充满诗意和想象,小说既在欧洲有一定知名度,又符合欧洲人的艺术需求,改编成为川剧后,也将为“变脸”“喷火”等川剧绝活提供表现空间。剧情穿越时空东西交融
《镜花缘》编剧、四川省川剧院艺术室主任郑瑞林介绍,《镜花缘》是清代小说家李汝珍花了10年心血完成的著作。小说描写了武则天时期,主人公唐敖等人出海经商,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的故事。“由于小说本身不具备贯穿始终的矛盾主线,因此给剧本再创作带来一定困难。”郑瑞林透露,将《镜花缘》全部搬上舞台并不现实,他主要选取了唐敖和林之洋游历“君子国”“双面国”“女儿国”三个国家发生的最具代表性的故事。
除了题材颇具新意,该剧还有许多中西交融的场面:剧中既会出现王母娘娘、太白金星等“中国神仙”,也有西方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的众神,甚至会出现西方总统,他们穿越时空济济一堂。在戏曲结尾处,编剧还特意安排了一个主人公莎翁戏剧式的反问,借用多种表现形式,综合展现出川剧的无穷魅力。
排练把歌剧手法引入川剧
“《镜花缘》本质上是川剧,但在美学呈现等方面要创新,要融入更多西方歌剧元素,用欧洲歌剧手法来打造川剧。”陈智林说,十分凑巧的是,在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中,川剧与西方歌剧最为相似。川剧中的帮腔,其实就是西方歌剧中的多声部咏叹调,而唱白就是歌剧中的独白。
为让川剧版《镜花缘》更接近西方歌剧、接近西方观众审美,在排练时,他们将在剧中增加一些无管弦伴奏的“徒歌式”川剧唱腔;灯光等将采用歌剧中最朴实的照明,让川剧本色出演;演出时,现场还将同步伴有法文字幕,以便欧洲观众理解;服装道具和舞台设计将更加精致唯美;演出时间长度也由国内大幕戏通常的120至140分钟缩短为70分钟左右。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王嘉报道
延伸阅读
从本土到跨国喜看传统川剧华丽转身
川剧版《镜花缘》不仅在演出形式上创新,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值得借鉴。陈智林自豪地透露:“《镜花缘》还未排练完成,海外订单就已超过了60场!”业内人士评价,川剧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娱乐方式多元化,川剧必须转换思路,在困境中寻求突围。
此次川剧版《镜花缘》投排,便是川剧国际化的一次全新尝试。该剧从资金投入、剧本创作到导演编排,都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将让川剧完成从本土艺术到跨国艺术的华丽转身。这种合作方式在我国戏曲界也极为少见。国际化的剧目生产运营方式,将为川剧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拓展海外演艺市场提供新的启示和经验。省川剧院大胆突破被动承接订单演出的传统川剧演出运作模式,在核算剧本创作和演员费用等成本的基础上,以实物进行投资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开发海外市场。陈智林说,《镜花缘》在按照投资方要求完成5场演出后,其他场次票房收入均将按比例进行分成。
业内专家强调,这一做法值得借鉴。要改变长期经费不足的困境,川剧院团必须面向市场、面向观众、拓宽发展思路。既要增强海外融资能力,又要核算项目运作成本,在剧目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上不断改革和创新。
(摘自 《天府早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