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来,宜宾川剧兴于宜宾,风行川南,几经传承、融合、创新、发展,最终形成拥有别具一格的优秀剧目、独特声腔音乐、完整表演形式的“叙泸河”川剧艺术流派。

  2013年,“叙泸河”进入宜宾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经历沉浮后,宜宾川剧老树绽放新花,也重新进入世人视界。

  宜宾川剧艺术流派为何叫“叙泸河”?这跟当时戏班唱戏多走水路河道有关。

  早期昆(昆曲)、高(高腔)、胡(胡琴)、弹(弹戏)等四种声腔是沿“东西南北”四条河道流入的,人们便形象地把川剧的“四大流派”称为“四大河道”。其中,川南的沱江和岷江流域的川剧流派名叫“资阳河”,“叙(宜宾)泸(泸州)河”就是“资阳河”的分支,以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宜宾的“隆盛班”成立为标志正式形成。

  宜宾商品经济活跃,水路交通方便,商贩络绎不绝,为川剧发展提供了众多热情观众和丰厚物质保障。宜宾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川南艺人活动的主要阵地。在清末民国时期,由于神会、庙会和行会盛行,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外地的班社不断来宜宾献演,更有力促进了“叙泸河”川剧艺术的发展。

  光阴荏苒,“河”流不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60年宜泸专区合并为宜宾专员公署后,为了继承发扬川剧“叙泸河”的优秀传统,当时的地委决定以“泸州专区戏曲训练班”招收的学员为基础,于1961年成立了国营宜宾专区青年川剧团。这批学员在川剧“叙泸河”的众多名宿和省城调来的名家的精心培育下,继承了前辈们的精湛技艺,活跃在宜宾川剧舞台,使得宜宾川剧获得了空前繁荣发展,并延续至今。

  张新 四川日报记者 唐泽文 整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