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名家沈铁梅、田蔓莎、任庭芳、陈智林,豫剧名家李树建,京剧名家王平……5月25日,“谢平安先生导演艺术座谈会暨手稿捐赠仪式”在成都举行,曾与谢平安共事、合作的众多戏曲名家从各地赶来出席。
逝世两年多后,被沈铁梅称为“中国戏曲导演第一人”的谢平安重回人们的视野。执导剧目7次获得“文华大奖”,个人连续8次获得“文华导演奖”……炫目的荣誉背后,是谢平安对“背靠传统,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坚守。
执导30多个剧种百余部剧目
活动现场,谢平安的夫人朱正荣向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无偿捐赠手稿、导演工作台本、发表文章等文献资料共计105件,谢平安生前的工作点滴记录其中。
京剧《康熙大帝》是谢平安的导演收官之作,编排于2014年1月,获得2016年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翻开《康熙大帝》剧本,上面密密麻麻用红色水笔标注了需要修改的部分。“每一部剧,谢老都要亲自修改剧本,有时候甚至要全部推翻重来,相当于是做了编剧的工作。”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副社长陈权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已对川剧表演驾轻就熟的谢平安,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川剧。他同时把视野放开,向兄弟剧种虚心学习,融会贯通,为我所用。1981年,上海举办首届戏剧节,组织几十台剧目参演。前往观摩的乐山作家、编剧陈德忠回忆,谢平安一头栽进戏里,一场演出都不肯漏掉,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吸取四面八方的戏曲营养。观摩期间,谢平安还特意登门拜访了昆曲《钗头凤》编剧郑拾风等沪上著名戏曲家,向他们虚心求教,得到极大的提高。
1996年,谢平安执导川剧《死水微澜》,他首次获得“文华大奖”和“文华导演奖”等5个单项奖。其后,他奔波于全国各地,执导了30多个剧种的百余部剧目,京剧《华子良》《廉吏于成龙》、花鼓戏《老表轶事》、昆剧《景阳钟》、豫剧《苏武牧羊》、湘剧《谭嗣同》、滇剧《水莽草》等获得“文华大奖”等各类荣誉。
传统戏曲不能“抱残守缺”
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大奖”得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称谢平安为“百年难遇,中国戏曲导演第一人”。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则表示:“谢平安三个字一出来,起码这个戏不是一般的戏。演了谢导的戏以后,再演传统戏,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有内涵了。”
说到谢平安的戏曲导演理念,这些戏曲家总会提起谢平安总结的12个字:背靠传统,立足现代,面向未来。
谢平安认为,要抓住戏剧最本体的美学观念——写意传神。舞台容量小,很多东西不来实的,要做到“意到”。传统的东西一定要用时间来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过,他也强调,传统戏曲不能“吃老本”“抱残守缺”,要把传统重新组合,赋予作品现代气息,做到“老戏新演”。我们的戏是拿给现代人看的,要用现代的审美去激活,使旧戏产生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早在1982年,谢平安改编、整理历史剧《禹门之战》时,便首次在川剧舞台上利用话外音和音乐的强弱变化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和认可,这也开始了他与各种现代传播手段接轨的尝试。
而在导演成名作《死水微澜》中,谢平安又对舞台表现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全剧舞台只设6个可移动的小平台,时而变成川西平原的田埂土梯,时而变成天回镇“兴顺号”的柜台桌凳……意在简化舞美道具、突出演员表演,让这些平台变成剧情、人物所利用的活的空间环境,成为人物内心世界放大的道具。他还在现代灯光、乐队的综合运用中,借鉴影视作品“镜头连接”的原理与淡入淡出的手段,拉紧结构,剪裁不必要的过场,更好地展示剧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