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这个民间川剧团来自飞机上川航的一本杂志,没想到在平民街巷里还有这么一个自力更生的民间川剧团。虽然对川剧不太感兴趣,但是杂志上报道他们的生存空间和目前的状态很吸引我:他们人均收入都是靠每天的唱戏十几块钱来维持生活的。观众当然都是社区及周边的一些退休老人,门票才6元一个人,就这么风雨无阻的每天上演几出戏。我记下了地址,终于在一个有太阳的周末下午寻着去了。
出发前虽然在网上找好了地图和线路,可是过了东一环往双林路寻过去看到了新华公园,可问了周边很多人还是不知道那个剧团所在的雕塑公园。虽然我之前知道这个剧团就在双林社区里面,可是开车过去,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入口,没想到搜了下GPS的雕塑公园居然有路线指导,就这样我才按着GPS的指导才找到了雕塑公园。
虽然号称雕塑公园,实际上就是这个社区的一个大坝子,里面有一圈十二生肖的雕塑,除此就是喝茶的座椅板凳了。而这个剧团就在这个坝子旁边的一个塑料搭的简易大棚里。
我到的时候已经开演了,每天下午两点准时开始,而我到的时候刚好演完了一出,席间已经有多数观众离座出去透气了。虽然外面太太阳,不过今年冬天成都特别冷,在这个简易的塑料大棚了,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仍然感觉到寒冷。可是看台上的演员仍然是非常敬业的唱念坐打,没有假唱,没有敷衍,非常认真的在演唱。
我很惊讶的发现了这名小观众,他奶奶告诉我,他们就是住附近社区的,小孙子很喜欢看川剧,每天都吵着要奶奶带他来看。我问他问什么喜欢川剧啊,他想了半天说好看,变脸!我又开玩笑的问他以后长大了学唱川剧嘛,他说不唱,因为他唱的不好听。太可乐了这小孩。
最后一个离开的戏迷。看到这些迟暮的老年人离去的背影,冬日的寒冷已经把偏西的日头驱赶的毫无温暖。仿佛川剧的未来也如这迟暮的老人,迟缓艰难的行走着,虽然还有一腔热情和兴趣,但是如我一类的人都对川剧的理解,喜欢还谈不上兴趣,但是作为经典的地方戏种之一,它的发展还真是难以看到春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