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午的一场大雨,剑阁县元山镇的街道静下来,茶馆也没了茶客,原本下午两点会准时开场的川剧,自然就没法演了,这使得剧团鼓师陈启平的心一下午都空落落的。

陈启平今年60岁,但相比起镇上的民间川剧团,他还要年轻10岁。川剧团成立于1939年,70年来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在小镇的茶馆内进行小规模的坐唱。

这种坐唱带有一定的排练形式,规模很小,一般只是一两个演员,不用化妆,观众也无须购买门票,只要点一杯茶,甚至茶都可以不要,斜靠着茶馆的大门,就可以免费听一下午。也正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小镇居民都能随口哼出几句川剧来。70年中,在小镇上,川剧已经变得跟空气与水一样,深深地融入到了小镇居民的生活中。

“长寿”需要坚持也需要创新

提起川剧团,陈启平有说不完的故事。

1939年12月,镇上一个名叫李杰明的地方名流在当地开了一家茶馆,为了茶馆生意好,他远赴成都购买了全套川剧装备,办起了元山川剧团。从此,元山镇居民就可以天天到茶馆边喝茶边听戏了。

新中国成立后,川剧团的性质从“民办”转为“官办”,但演出场地还是茶馆,演的还是传统川剧。

有一段时间,剧团险些遭到“灭顶之灾”。当时剧团被列入了“破四旧”的黑名单,主要演员被拉出去批斗,演出场地被破坏,甚至有人准备将剧团的乐器和服装都拉出去一并焚毁。

危急关头,团员们想出个好办法,提出要用川剧的形式来宣传毛泽东思想,来演样板戏。不出一周,八大样板戏就改编完毕,在保留唱词不变的情况下,用川剧的形式来演。相关方面一看,大喜过望,决定不再批斗演员,甚至要求各个村都要组建这样的演出队伍。就这样,剧团终于躲过一劫。

改革开放后,传统川剧迅即恢复,剧团开始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创新,以吸引年轻一代。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剧团立即将抗震救灾中的感人故事用川剧唱腔来表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正是因为一群人几十年的坚持,加上不断创新,元山川剧团一直生机勃勃。如今他们的演出包括每天的茶馆坐唱,还包括节假日里的大规模演出。如果附近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只要花上400来元,他们都会欣然前去唱上一整天。“今年已演出了近50场。”陈启平说。

团员平均年龄超过60岁

因为一直热爱川剧,2002年陈启平从镇党委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就进了川剧团帮忙打杂。后来,剧团确实缺人,他开始跑跑龙套,学打小鼓。如今,他已成为剧团中不可或缺的鼓师,还负责着整个剧团的组织联络工作,成天忙得团团转。

不忙还不行。因为在所有24个团员中,他还算比较年轻的。2006年,剧团77岁的鼓师崔良德突然患病离开舞台,剧团不得不停止了一段时间的演出。最后,崔良德只好拖着病体,现场进行指导,而学生是70岁的白跃荣。

提起这事,陈启平唏嘘不已。整个剧团大都是离退休人员,最大的77岁,最小的也是40多岁,平均年龄超过60岁。

“还不只是人老。”陈启平介绍,剧团现在演出依然用的是高音喇叭,而服装道具已十多年没换新的了,陈旧不堪,主要是因为缺乏经费。

连续7年没招到一个30岁下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难道这个剧团就要在我们这一代衰落下去?”采访中,陈启平担心地说,川剧在广大农村不缺观众,演一场火一场,最大的问题是没人唱。“我们这一批人不能唱时,就没人来接班了。早在7年前,我们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到社会上招人,结果至今没招进来一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主要是待遇太低。”陈启平透露,目前剧团的乐队成员全是义务演出,而演员的待遇也非常低,主要演员演出一天的报酬只有22元,一般演员只有18元,这远远不能满足当下年轻人的心理期待。因为在外边随便找个工作,也能挣到上千元。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绝对不是拿钱把我们养起来,只需要资助我们一部分,让我们能够培养一些年轻人,到那时,我们可以到更远的周边县城去演出,票房起来了,就不需要政府再支持了。”当地已有部门答应,愿意给川剧团一些资助。说起这事,陈启平笑了。(郭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