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日前揭晓,35人的获奖名单上无一川人,四川冲击本届“梅花奖”的两位川剧演员名落孙山——胡瑜斌因展示剧目都是折子戏,与其他剧种的大剧相比,稍逊一筹;陈巧茹在参赛时音响出现故障,与“二度梅”失之交臂。
这样的“偶然”在省剧协秘书长刘宁看来却别有含义:此次与 “梅花”无缘,直接暴露了近年来川剧人才的流失、断档危机。
花脸“梅花”1人苦撑
省剧协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川剧演员共有16人(次)获得过“梅花奖”,其中旦角11人、小生4人、花脸仅1人。
刘宁认为,这表明川剧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严重“偏科”。有的行当演员多得打拥堂,而像净行这样的角色,目前就靠花脸孙普协苦苦支撑,丑行、末行这么多年来几乎无人申报“梅花奖”。即便是热门的小生行当,目前也只有陈智林一枝独秀,《巴山秀才》《大佛·海通》《易胆大》等剧,都紧紧围绕陈智林创作、排演。不仅“偏科”,目前活跃在四川舞台上的川剧“梅花”也仅有6人。
2005年,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川剧演员何伶移居加拿大;古小琴早年离开川剧,淡出大众视线;田蔓莎、李莎远赴上海打拼;晓艇、肖德美、孙勇波、刘萍投身川剧教学;刘芸、喻海燕因工作变动,演戏已很难……
与“梅花”流失相应的,是川剧演员的低薪酬。有关部门对成都市川剧院演员的收入曾进行过一次“摸底”,发现演员月薪最低的仅600多元。
成都市川剧院是由成都市财政局采取两类办法核拨经费,一是职工人头经费按差额拨付;二是日常办公经费,不足部分由剧院创收解决。可川剧市场萎缩,演职员收入远远低于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1700元,剧院职工月均工资只有1200元,最低工资仅600多元。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演员除去租房费用(几人合租一套)所剩无几,很多演员为了生存,只好选择离开。
21变10,川剧招生“缩水”
据悉,四川唯一一所招收川剧专业学生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今年招生“缩水”:2008年开始的川剧大专招生,今年招生名额已从去年的21人变为10余人。
川剧学校校长肖德美为记者算了笔账,培养一名川剧大专生3年费用高达10万元。学川剧难免涉及购置服装、道具等费用,比如《穆桂英挂帅》中演员的帅盔、头饰就需要4000元,《白蛇传》中白蛇的服装加起来多达七八万元。“虽然很大一部分有学校承担,但高额费用还是让不少想学川剧的农村孩子望而却步。而城市孩子考虑到戏剧不景气等因素,一般不会选择报考川剧专业。”
在川剧辉煌时期,全省剧团有300余个,仅成都就有7000多名川剧学生,现在全省基层剧团寥寥可数,有的名存实亡。存活的基层剧团合并现象严重,将川剧团合并到其他艺术团,造成轻川剧重舞蹈等市场效益好的艺术项目的现象。就业岗位数量“急速下降”,川剧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出路,因此报考川剧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
已经是川剧专业中专二年级的赵传丹,两年前对川剧一无所知,哥哥学习川剧打击乐,在他的怂恿下,她报考了川剧专业。她还清晰记得,当初,同学们取笑自己学习川剧,认为没有出路。面对未来,赵传丹难掩内心的彷徨,“如果进不了剧团,就做其他的吧”。
另外,对演员要求高也是很多孩子不愿学川剧的原因。川剧要求演员唱、做、念、打、舞等各种技能样样精通,基本功学习单调枯燥、辛苦。
即将毕业的川剧专业学生温景曾,谈起刚进校学习基本功的时光直摇头,嘀咕“太苦了”。拉韧带时很多次都痛得哇哇直哭,不止一次想过放弃。能和温景曾一样坚持学习的孩子有多少呢?“如今能够吃苦的娃娃少了。”刘宁如是说。
思考:人才培养的三角关系
学校:延长川剧专业教育的链条
前不久,省文联艺术团在韩国感恩演出期间,由韩中文化协会特别安排访问了韩国全州传统文化高中,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所文化高中几乎囊括了韩国传统文化的所有专业,传统礼仪、传统器乐演奏、传统饮食文化等。清音表演艺术家田临平说,学校的课程设置很讲究,比如学习传统礼仪的学生连最基础的走路、坐立等都要学习、考核。
这些学生都是从基础学起,一级一级升到高中,高中课程学完后,可以考取大学的相关专业,之后,还有继续深造的机构。田临平说,四川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展却很受局限,川剧学校集中学习最多也只有3年,大专毕业后,只能投考省外的高一级戏剧专业,而没有专门的川剧专业了。
川剧学校校长肖德美说,继续学习已经成为川剧学生的一个难题,毕竟能到北京、上海等戏剧高校进修的学生凤毛麟角。川剧的高端研究几近空白。“我们也在尝试改革教育方式,比如教演结合,让在校学生与 ‘梅花奖’演员合作,创作大幕剧,使学生的专业能更纯熟。”
剧团:确保演员有戏可演
陈智林说,川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不容忽视,地方剧团的人才更多地在于专业学校的培养。但是目前省内诸多地方剧团名存实亡,从而减少了对川剧人才的需求。刘宁认为,发展地方剧团是改变川剧学生就业难的一种方式,也是反哺专业教学的一种探索。
业内认为,地方剧团同样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如今急需解决的是恢复地方院团的“生产力”,用优秀剧目逐步打开市场,让演员有戏可演。剧团、剧目、人才,三者同时定格于市场。有关专家说,找回市场是发展剧团、留住人才的根本,这个循环体中,剧团需要思考的是拿什么样的剧目出来观众才能接受,川剧能出几个能融资的《镜花缘》?
市场:新人出道需包装
戏剧界近年来在培养艺术传人方面捷报频传。“小百花”遍地盛开,“青春版”光彩照人:纪念越剧百年,“越女争锋”唱响剧坛,新一代“越剧十姊妹”靓丽登场;昆曲《1699-桃花扇》启用一批平均年龄18岁的年轻演员挑梁主演,是名副其实的青春一族;中国京剧院和上海京剧院等相继推出多台优秀青年演员专场演出,为优秀艺术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反观四川,成都市川剧院去年尝试举办多个青年演员专场,但关注度明显低于“小百花”、青春版《桃花扇》。业内认为,这里面存在包装与推广的问题,青年演员的包装与推出缺乏策划,演出成了业内自己的热闹。“演完一场,请一拨专家评一评,收拾行囊就打道回府。”刘宁说,应该在更大范围、更高手段上推新人,造成一定社会影响,才会促进川剧不断上档次和台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