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间小戏、歌舞、杂艺等发展成的川剧,是中国地方戏曲中最大的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四川各地和邻省地区,深得人们的喜爱。
在明代,川剧作为一种有特色的剧种就已经出现。著名学者和诗人杨升庵在编写剧本、选择表演形式和丰富唱腔等方面,为川剧的兴起作出了贡献。但在明末清初的长期动乱中,川剧的发展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和制约。
准确地说,川剧的正式形成是在清朝中期。因为在明朝末年,各省移民大量进入四川。随着移民的到来,江西的戈阳腔、江苏的昆山腔、安徽的徽调、湖北的汉调、汉中的二黄、山(西)陕(西)的秦腔等剧种也传人四川,和四川民间的花灯戏同时流行各地。这些外来剧种必然要受到四川语言、风土人情、习俗和观众欣赏要求的影响。由于各剧种的艺人经常同台演出,彼此交流技艺,于是一种具有共同风格的新剧种一一川剧就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产生了。
川剧有昆曲、高腔、弹戏、朗琴和灯戏五种声腔,各种声腔都用四川地方语言演唱,以锣鼓、唢呐等乐器伴奏。闲四川方言道白、念唱的川剧,通俗易懂、风趣诙谐,词汇丰富优美,文学性很强;川剧的表演生动,唱腔美妙,富有浓郁的乡上气息。
传统川剧的品种、剧目繁多,流传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的说法,仅现存的文字剧目就多达1700个;在品种方面,有历史戏、神话戏、传说戏、时装戏、文戏、武戏、文武兼备戏、喜剧、悲剧、正剧、闹剧、悲喜剧等。
在较为独特的川剧声腔中,以高腔最有代表性。高腔通过帮腔、打击乐、演员的唱做等表现出来,曲牌丰富、唱腔动听、动作优美、语言风趣、伴唱富有特色。如高腔中的”‘帮腔”是唱段的首句和未句由第三者在幕内帮唱,也可以由演员重唱;“飞句”更别有风味,当剧中人物内心感情激荡,想说又不便启齿表述时、则由幕内第三者代唱,类似电影的“画外音”。初看者对这突如其来的“飞句”一时有些不适应,但多看后则会体会出“个中”的奥妙来。
以写意为主的川剧表演,其待点是:虚实结合、以神传形、神形兼备。川剧的各行当部有一套唱、做、念、打四功和手、眼、身、法、朱五法的表演程式,还有手、脚、腰、腿各种基本功,如文功、武功、扇子功、翎子功、水发、水袖、手绢、折子等都各有套路。川剧的“变脸”、“踢眼”等特技与剧情、人物紧密结合,使剧情发展曲折有趣,人物个性鲜明、形象,剧情生动、感人而引人入胜。
过去在巴蜀各地,城乡百姓都爱看川剧,有人为看戏愿走几十里路,愿站几个钟头。文人雅士也喜好川剧,他们整理剧目或创编剧本,如著名的川剧作家黄吉安等。在四川,每逢香会、庙会时都要演川剧,在众多会馆、行帮中唱川剧;肩钱人家的寿庆、婚丧仪式中也离不开川剧。在民间的祈雨、除凶煞等活动中,也要请川戏班子来唱“打叉戏”。长期的演出实践,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川剧艺术家,如著名的“戏状元”岳春、“戏圣”康芒林等。
新中国成立后,川剧艺术更是蜚声海内外。川剧团多次到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昆明等城市演出,获得各界人士高度赞赏。从1959年起,川剧团先后到过东欧的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前东德、保加利亚等国家和香港访问演出,获得了中外观众的喜爱与好评。
为了培养川剧演出人才和丰富川剧艺术,在成都成立了“四川省川剧学校”和“四川省川剧研究所”,并向全国发行《川剧艺术》杂志,相信川剧艺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