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仙区东宣乡场镇,修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乐楼是一个名气响亮的文化坐标。
石础通柱,歇山式屋顶,典型的川西建筑风格,让东宣乡乐楼充满了古朴的文化气息。虽然乐楼已经有多年不再有川剧唱响,但每天的茶余饭后,这里却是乡人和孩童们聚会嬉乐之所。
乡场上的文化符号
穿行在东宣乡场镇的水泥街面上,两侧都是现代建筑,乐楼在不经意间就撞入视线。
与周围的现代建筑相比,乐楼明显多了几分古朴的格调。乐楼为二层建筑,一层抬空,采用高石础通柱支撑起整幢建筑。同行的绵阳市文物局考古队长宋建民说,石础通柱是为了防潮,这是原来乐楼建筑最通行的建筑工艺。
乐楼的主楼由戏台和耳楼组成,楼板、柱头全部是木质材料,墙壁则是小竹篱粉水墙。整个乐楼的平面呈品字结构,屋顶为歇山式,飞檐翘角,小青瓦屋面。在二楼戏台的台口,刻有“卍”字图案,而乐楼的额枋、走马板等均施彩绘,或几何图案、或祥云纹饰,四角伸弓镂刻云龙。
在乐楼的四壁和柱头上,同样有绘画,但多数已经模糊不清。戏台两侧的耳房四壁,还有“毛主席万岁”等红色标语,也有少量今人留下的涂鸦痕迹。在二楼的大梁上,楷书题写的“首维皇清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戍子十二月十八日申明黄道辰时竖立”字样清晰可辨。
登上乐楼,脚踏木楼的咚咚之声,偶尔夏蝉的鼓噪之声,还有街道上的汽车驶过的马达声,让人顿生穿越古今的感慨。隐约之中,似乎还能听到昔日乐楼之上,“出将入相”的热闹场景。
古乐楼今年305岁
乐楼大梁上那段“首维皇清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戍子十二月十八日申明黄道辰时竖立”的文字,为其修建年代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在当地,乐楼还有东岳庙乐楼之称。据当地热心人士介绍,东宣乡东岳庙修建于明代,但在上世纪70年代被拆毁。一根房檩上写着“光宗泰昌庚申修建”,据此推算,东岳庙修建于1620年。
东宣乡东与梓潼县交界,西与魏城镇接壤,南与刘家镇相邻,在明代时这里名为东北乡,因修建有东岳庙,又有俗称东岳庙。因当时的东北乡以北是古驿道的宣化铺,南来北往的商贾众多。到清康熙四十七年,在东岳庙修建了乐楼,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几百年时间过去了,东岳庙被拆,但乐楼幸运地保存下来,成为古人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财富。而来自文物部门的资料显示,在目前绵阳仅存的古乐楼中,东宣乡乐楼是年代最早的建筑之一,为研究地方戏曲与清代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也正因为东宣乡乐楼的年代久远,加之其结构相对保存完好,早在1985年就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目前绵阳境内最早一批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乐楼。
乐楼与川剧史
在四川境内,所有的乐楼几乎都与川剧有关,东宣乡乐楼也不例外。
东宣乡乐楼过去演出川剧的盛况,没有人能说清楚,但东宣乡文化站站长罗海刚介绍,川剧坐唱在东宣乡的历史悠久,至今还有群众能表演川剧坐唱,这在绵阳境内的乡镇中并不多见,而这也算是对东宣乡乐楼历史的一个有力佐证。
有戏剧研究人士称,川剧在清初时就在绵阳兴起,至今有300余年的历史。当时,在绵阳城乡的会馆、庙宇普遍都建有乐楼、戏台,每到庙会日和重要节日,都会演出川剧,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也正因为如此,乐楼的兴盛,也可以看做是川剧兴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几百年来,绵阳境内很多地方的乐楼,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相继消失,保存下来的则少之又少,东宣乡乐楼则是其中之一。
川剧的没落,更是加快了乐楼的衰败。当地一位群众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东岳庙的拆除,加之喜欢川剧的人越来越少,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乐楼,成为一幢空荡荡的建筑,单调地矗立在东宣乡场镇,寂寞地守望着一段文化与历史的变迁。
地域文化展示平台
戏台前是水泥坝子,周围环境整洁,这是东宣乡乐楼目前的现状。乡文化站站长罗海刚说,这种现状是2011年进行修缮后的结果。
据介绍,东宣乡乐楼在上世纪70年代时曾遭到破坏,但整体结构保存完好。因多种原因,乐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加之因其时间久远,乐楼局部破损,周围环境较差。2011年,东宣乡政府对乐楼的环境进行整治,对乐楼前的坝子进行硬化处理,并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乐楼局部进行修缮,从而让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建筑得以保存下来。
罗海刚介绍,根据东宣乡的文化兴乡战略,当地政府下一步将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乐楼进行再度修缮,还计划在乐楼坝子四周安装橱窗及其他附属文化设置,在这里常年演出板凳戏、川剧坐唱等东宣乡独具特色的文化剧目,将其打造成地域文化展示的平台,让乐楼重新走进当地群众的生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