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中的司鼓(原重庆市副市长窦瑞华坐台司鼓)

一台演出,不单是演员的表演,也是司鼓与演员的合作。司鼓在演出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司鼓作为乐队的核心人物,掌控着演出的节奏和舞台情绪的调动。司鼓一手运板(檀板)一手击鼓,通过快慢强弱的节奏,打出人物的喜怒哀怨,打出剧情的跌宕起伏,打出曲调的抑扬顿挫。司鼓的敲打水平和文艺修养,直接影响到整个演出的质量。

通常情况,舞台演出,司鼓和乐队都在后场,观众难得一睹其面。如今一批老人,号称川剧玩友,将演出搬到露天进行,置身于观众环绕之中,使人在欣赏演员表演的同时,亦可目睹司鼓与演员的精彩配合。这一组司鼓表情变化的特写抓拍,与川剧《情探》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是戏剧欣赏在新演出形式下的完整组成。

川剧《情探》是全本剧《阴阳告》中,经清末文人赵熙改编后流传甚广的一出折子戏。剧情讲述落第举人王魁与名妓焦桂英相遇,结为夫妻,桂英助王魁赴京赶考,王魁得中状元后忘恩负义,桂英接到休书后到海神庙哭诉王魁罪状,自缢身死,判官恼怒,令小鬼活捉王魁。

经赵熙改编的情探唱词优美,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出场一段:更栏静夜色哀,明月如水浸楼台,冷清清透出了凄风一派。通过场景的交代,铺开了全剧的悲剧色彩。

后来又有人在“明月如水浸楼台”后加了一段台词:叹下官贫苦无依赖,椿萱去世无挂无挨,入门家业凋零败。叹生平命浅时乖,谁将亲眼待,有何人重义怜才?尤幸得焦家母女人慷慨,妓女从良与生偕,成婚有数载,青楼作书斋。她爱生学贯渊源文章和派,生爱她知书识礼巾帼裙钗。大比年上京求冠带,抛别她青春年少,孤守妆台。她只盼功名有份还乡快,夫荣妻贵永和谐。谁料得,万事不由人计派,一生都是命安排。中状元名扬四海,反惹得韩相府招赘连理花开。非是我贪新婚忘却旧爱,皆因他官高一品我不敢推延。我虽与韩小姐春风一度成恩爱,却难忘南坡送别的女裙钗。即速我把家音带,报答她从前恩爱,接她到相府来。韩兴把我怪,笑我太无才,停妻再娶犯条戒,压妻为妾该不该?心中自主裁,一笔休去女裙钗。焦桂英,这都是前生结下的风流债,我效了薄幸之人不成才。独立窗前自徘徊,却怎么明月无光彩?黄犬吠声哀,冷清清透出了凄风一派。

加上这段台词,交待了王魁的身世和对焦桂英情感的变异,使《情探》作为折子戏单唱时,内容上具有了相对完整性,便于观众了解剧情。

司鼓者为原重庆市副市长窦瑞华,一折《情探》,檀板击鼓,声情并茂

司鼓者为原重庆市副市长窦瑞华,一折《情探》,檀板击鼓,声情并茂

重庆市长为川剧《情探》坐场司鼓

司鼓者一手运板(檀板)一手击鼓,通过快慢强弱的节奏,打出了人物的喜怒哀怨,打出了剧情的跌宕起伏,打出了曲调的抑扬顿挫。

重庆市长为川剧《情探》坐场司鼓

如此司鼓,与专业何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