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楚瞳 邓童童 摄影 向宇)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前一天,省政协委员喻海燕因病离世。同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巧茹(本名陈巧缘)甚为伤感:“现今顶尖川剧艺术人才已经不多了,希望社会各界能更加重视‘活态传承人’,先将现有的川剧扶持项目一个个落实好。”为了川剧艺术传承,陈巧茹一直奔走在路上,难有片刻歇息。
履职之“最”
最开心: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传承人和受众“断档问题”逐步改善
最难忘:在走近群众的过程中重拾文化自信
最欣慰:传统艺术发展与经济市场接轨初探成功
最满意:“走村入校”传承方式既“接地气”又见成效
最想说:传统艺术要把扶持的政策和精力用在“活态传承人”身上
两获“梅花奖” 传承川剧从上妆开始
陈巧茹正在对妆面作最后的精修和检查
1月8日,锦江大礼堂的后台化妆间,陈巧茹正在对妆面作最后的精修和检查:“戏曲演员平时除了练习‘唱、念、做、打’,还必须学会自己化妆,妆面最能反映演员专业素养。”
这场由成都市文联组织的新春慰问活动,剧目为新派《卓文君》,台下600余名警务工作者在等待着陈巧茹的出场。甫一亮相,陈巧茹精彩的唱腔、妙曼的身段、眼波的流传……每一举手投足,尤其是扮相,让人叫绝。在川剧界,化妆技巧都是由师带徒,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对镜贴花黄”的技巧,不是朝夕之间能练就的:“无论哪个扮相,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都是巨大的,一个演员从打杂跟班到登台演出并非一朝一夕。”
《卓文君》舞台照
学会上妆,只是川剧艺术传承中的一个点,川剧艺术的传承,最重要的因素是“人”。陈巧茹很善于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为川剧打响品牌,接受采访也好,日常聊天也好,都在不时引荐门徒子弟,推广新排剧目,为梨园后辈吆喝“扎场子”。陈巧茹说,传统艺术需要政府将现有的扶持政策和培育精力集中于“活态传承人”身上:一批即将“谢幕”的老艺术家和一批刚刚“破茧”的年轻接班人。通过制定非遗项目动态监管制度等方式,帮助“半途而废”的传承人重拾项目。
进基层入校园 处处寻找传承人
川剧进基层
作为新派川剧,《卓文君》演出场场爆满。除了“老戏骨”,1月8日这场还有几位特殊的“小戏迷”:侨居加拿大的华人。其中一位“小戏迷”的父亲说,一些川剧的经典剧目现在已经走出了国门,传统艺术的受众群体正逐渐多样化。现实是,台上的“卓文君”要的不仅是受众,还有传承人。为此,进基层、入校园,是陈巧茹日常工作与生活常态。
川剧入校园
正因为如此,陈巧茹的办公室常年紧闭的。她不是在忙着开发创新剧目,探索新型演出模式,就在忙着带领剧组“走村入校”:“她的办公地点,是更广阔的川剧舞台。”陈巧茹的同事们如此评价她。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院长雷音透露,目前川剧院的传承模式已初具雏形,院里开办了川剧少年班,汇集了一批年轻接班人。“川剧传承要多元化,看川剧的人也要传承。”
作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副院长,陈巧茹为了传承,专门研究了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推广策略,“低年龄段的小观众还不能完全理解戏曲故事中的情节,推广应该着重放在人物造型方面;青年观众就要‘老酒装新瓶’,要用符合时代潮流的模式重新包装。”雷音很高兴地说,“通过努力,‘过一个冬至失去一批观众’的现象已得到了改善。”
......
参政议政 联名提案呼吁传承与保护
在当选省政协委员之后的5年里,陈巧茹与其他政协委员一同递交过数份联名提案,呼吁主管部门加大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陈巧茹认为,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最见成效的莫过于“走村入校”:“很多行业新生力量和观众新面孔都来源于此。”她也一直在探索为传统艺术发展寻求市场接入方式,从开发剧本到找资金排练,再到用营销手段拓宽市场。当《马前泼水》等剧目获得了成功,陈巧茹又开始着手带动其他相关艺术产业孕育市场、培育市场。
近年来,陈巧茹有两个想法:尝试在本地知名景区和景点摆摊设点展示一些传统艺术的衍生品;发动一次戏曲服饰变革,改良传统戏曲表演者的专用鞋。“我还想尝试把川剧艺术带到国外的大学里去,让国外的年轻人也能感受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