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铿锵,水袖长舒,吐火、变脸、小品、歌舞……在眉山市东坡区盘鳌乡最偏远的弥陀村,一场高质量的文艺演出,让数以千计的赶场群众大饱眼福,掌声如潮。
“弥陀村支部书记早上6点就开始在催我们了!”东坡区“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团长卫能翔说,国庆期间的演出安排基本上是每两天一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
这样的盛况,作为“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班底的东坡区川剧团,已多年未遇。
王晓月 刘竹 本报记者 文铭权 文/图
节目巴适 基层群众爱看
“好看,每个节目都很巴适!”弥陀村3组张大爷看得目不转睛。
今年1月21日,东坡区“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组团后首场文艺演出在崇礼镇举行。歌舞《好日子》、三句半《三级联创话党建》、小品《东坡儿女情》……13个节目,持续了1个半小时。“直到最后,现场观众不但没有散场,还一直在增多。”区文体局局长李永攀回忆说。
“演出广场人山人海。镇上的居民、来赶场的乡亲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艺术团乐队伴奏师魏厚国说,自己和40多名队员一样,当时都有些紧张,“毕竟很久没有这么多的观众了,我们强化了排练,尽量避免失误。”
这场演出拉开了 “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文艺巡演序幕。巡演计划用1至2年的时间,走遍东坡区的301个行政村和社区。
“平均每场演出观众都在千人以上。我们3月24日到三苏乡伏龙社区演出结束后,被前来观看的邻近望苏村村民围住不准走,非要邀请我们马上去他们村演一场!”卫能翔记忆犹新。
盛情难却,4天后,艺术团专程前往,满足了望苏村村民的要求。
百万扶持 川剧团“变脸”
作为全省如今仅有的几个县级川剧团之一,东坡区川剧团变身为“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实属不易。
1952年成立的眉山市东坡区川剧团,曾经蜚声川渝。“剧团以武戏见长,编剧能力强,演出阵容强大,能同时兵分两路开展巡演。”63岁的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唐稚明说。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东坡区川剧团遭遇演出市场大幅萎缩等困难。“台下稀稀拉拉几个观众,还没有演员多”。
没有观众,没有票房,导致演出人才流失、设备陈旧、创作停滞。
2009年,东坡区委、区政府决定,以川剧团为班底组建“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区财政安排资金100万元,让创新节目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
“在最基层的农村和社区,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需求仍然很迫切,尤其是顺应时代变化改进后的文艺形式,群众尤其欢迎。”区委书记李晓宇要求艺术团 “演给群众看,引导群众变”,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把党的富民政策、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宣传到全区城乡。
机制活全盘活。赵霞、王阿根等优秀青年艺术表演人才被充实到艺术团。老编剧唐稚明再次挑灯夜战,创作《算命》《美好家园》等多个本土题材的各种曲艺节目。
“眼下我们月月有新节目,周周有演出!”“变脸”后的东坡区川剧团,人人忙得连轴转,剧团要求一人多用,一专多能。
市场也随之风生水起。目前,艺术团经常能接到来自乐山、成都等周边地区的演出邀请“订单”,包括农村红白喜事、项目开业等,“出场费”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无论钱多少,至少说明我们的表现得到群众的认同,得到文化经济市场的认同。”卫能翔表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