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巴子别都”之称的重庆丰都欲斥7亿元修建鬼都的消息,曾招致舆论的反对。在一个号称民意不可违的时代里,民意的战绩虽败多胜少,但民意的力量毕竟没人敢低估。平息不满、安抚民心,不外乎两个选择:要么尊重民意,改变主张;要么假借专家或官员的观点,矮化民意。这样的论调,今又上市了。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日前为提高重庆软实力出谋划策。刘中军认为川剧、大足石刻和鬼文化是重庆最值得包装的三类资源。他还对丰都花7个亿修鬼城的设想表示支持,认为“《牡丹亭》、《杜十娘》,还有钟馗,都是鬼文化,重庆把全国的鬼文化集中,以川剧为基础,就能成为品牌。”(《重庆晚报》8月27日报道)
历史上的丰都,与鬼“结缘”,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个“特色”奇缺的时代里,丰都梳理既有的涉“鬼”名人和作品,保护了历史文化,也增添了丰都的软实力,本是好事。舆论反对“鬼都”,在于那7个亿的资金投入。而刘中军副司长力挺“鬼文化”,反而让人觉得“鬼文化”之说有些牵强。
作为旅游景区的“鬼都”和我们常说的“鬼文化”,应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丰都地方政府投资建“鬼都”,文化是“外袍”,骨子里想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落入地方财政的口袋。说得直白点,他们修建鬼都,无非是拿“鬼”耍把戏,醉翁之意不在鬼,而在于地方经济。能不能沾上“鬼”的光。这原本无可厚非。而刘副司长将《牡丹亭》、《杜十娘》统统纳入“鬼文化”的私家领地,分明是将“鬼文化”的“远亲”改姓“鬼”。这种牵强的说法,如果出自地方官员的嘴里,还情有可原,从文化部的官员嘴里说出来,既不得体更不科学。
在原始人的思维里,神秘力量无处不在。这种无形力量,后来被“鬼神”二字所取代。画家感慨世间画鬼最难,因为鬼无形,鬼是虚幻的产物。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鬼”字、鬼情节的,不计其数。但是,很少有人将《牡丹亭》、《杜十娘》这些优秀作品划入鬼文化的范畴。人们欣赏这些作品,看的是其中的人,绝不是鬼。为了给7亿元的“鬼都”找投资合理的接口,把“鬼文化”的“远房亲戚”当作鬼文化,有几个人真正赞同这个观点,我颇为怀疑。如果让文学研究的专家对历史上的诗词、小说、戏剧作品做“DNA”鉴定,看看究竟有多少作品属于“鬼文化”,数字也许可观,但知名度较高的鬼文化作品未必多。道理很鉴定,“鬼文化”是民间传说的东西,不是文学的主流。牵强附会地和文学名著“攀亲戚”,恰恰说明“鬼文化”的贫瘠和自卑。
“鬼文化”是历史的文化遗产,但绝不是鬼话。如果刻意给“鬼文化”拉壮丁,单方面为“鬼文化”续家谱,最终为7亿元的鬼都投资当“拉拉队员”,我真担心这样的“拉拉队员”是在说鬼话!文化部的官员,到下面讲课,“神话”要不得,鬼话更要不得,还是多说点人话——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话语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