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1点半,江北区五里店茶园车站旁的群艺川剧场里,观众席还没开始上人,演员们在后台最后一遍确认上台顺序和剧中内容。剧场外偶尔能听到锣鼓胡琴的调音和一两个演员吊嗓子的腔调。
10来年,孙娟先后组建了两个川剧团,现在她和十几个人守着这个不得不说有些破烂的小剧场,日复一日地演出,“挣钱?能把剧团维持走就算不错了。”
一年365天,每天下午2点到4点半,这里都必有剧目演出,而且剧目几乎不重复,这一坚持就是近5年。
团长孙娟说,每天换戏也算是一个传统,这样做才留得住观众。演出内容一部分来源于自己年轻时老师教的,另外一部分就得靠自己找了。尽管坚守,但观众越来越少,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今天天气不好,观众估计也就十来个吧。”孙娟说。果不其然,临到开场前1分钟,观众也不足二十人,稀稀拉拉地坐着喝茶等候,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
孙娟的丈夫、剧团演员杨坤玖说,剧团刚成立时,可容纳几百人的剧场内,还常是座无虚席。不过,几年后辉煌不再。“不是我们唱得不好,而是观众断代。过去5年,100多位老观众相继去世了,年轻的又不喜欢听……”
“但哪怕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也会用心去表演。”孙娟是四川德阳人,5岁开始学戏,后接受科班训练,并进入德阳川剧团工作,“观众少,为了生活,只得四处‘走穴’,后来一路漂泊到重庆。”
作为川剧传承人,孙娟和演员们不得不为川剧的现状和未来担忧。而另一方面,作为民营剧团,没有观众,就意味着没有收入。
现在,剧团门票15元一张,一个月演出收入顶多12000~15000元,可剧团整体花销要超过2万元。
为了保住这份理想和事业,每天下午演出结束后,孙娟就骑着电动车赶往沙坪坝的几家火锅馆和餐馆,在那里唱上几段,表演一下变脸、喷火等绝活。收入不定,但总算能让剧团维持下去了。
“我喜欢唱戏,虽然累,但是很快乐。”孙娟说,当自己融入角色,便忘了生活中的烦心事。最近,杨坤玖在西南大学学生拍的电影《川剧往事》中担纲男主角,还获得了首届华语大学生视觉映像艺术节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是不是可借此出名?夫妻二人从来没多想,只想着“要是能给川剧带来些观众,就最好了”。
孙娟戏服都来不及换就背着孩子煮饭。
老戏迷义务帮忙写水牌、报剧目。
晚上,孙娟骑着电动车去“走穴”。
孙娟在火锅馆表演川剧绝技喷火。
只要一上台,孙娟就入戏,唱念做打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现在,每天来群艺川剧场看戏的观众只有十多位老人,但孙娟和她的小剧团依然一丝不苟地演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