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团的分组审议会上,刘玉顺代表讲了一个故事:某次聚会,外国朋友非常喜欢川剧“变脸”,跟表演者约定,变一次喝一杯,结果表演者反复取下、戴上“循环”,外国朋友在惊异中一杯接一杯。
刘玉顺转过身对坐在同一排的全国人大代表、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说:“你说川剧不是变脸,我看川剧最受欢迎的就是变脸。”
这对陈智林而言,显然是个难以接受的说法:川剧中的变脸只是小技巧,事实上川剧的语言、声腔、音乐、表演上都有很多独一无二的特点,这些特点受到的关注显然不够。然而,川剧的独特唱腔却是“推广难、传承难”的原因之一。在场的代表能够“听懂”的为数寥寥。“同样一个剧目,我看了十场都难理解,更何况初次走进剧院的观众。”有代表感慨道。
爱上川剧,必须先懂。目前,21个市州只有7个剧场,对川剧而言,没有剧场就失去展示空间。在电视上提高川剧“曝光率”能否行得通?刘玉顺代表提到了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戏迷观众互动,收视率很高,这个品牌在全国都有口皆碑,我们的电视上却难觅川剧的踪影。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就找到:也曾开办过栏目,但翻来覆去只有老剧目,也没法儿跟观众互动,收视率一直在百分之零点几徘徊,节目很难维持下去,最终消失。
陈智林无奈地说:“文化如酒,初尝会觉得这玩意儿不管饱还难喝,有什么好?但一旦你品进去了,就会觉得这玩意儿安逸。”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品酒”,甚至没有去试一口的兴趣。
代表们都希望为此加一把力。“回去我就给你们院团和电视台牵个线,好好沟通,看能否把栏目再开起来。”侯雄飞代表在会场上表示。代表们还七嘴八舌地建议,栏目可以做成解读的形式,有表演,有人解说其背后的文化,还可以加强互动,来细细咂摸川剧这杯“好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