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要称谓及类型划分
川剧的角色行当,即川剧的表演体制。是川剧艺人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从事艺术审美实践的结晶,同时是川剧表演区别于其它剧种表演体制的标志和依据。
戏曲界的古语“脚色行当”,可简称“行当”或“行”。本义仅指戏曲演员从事舞台角色创造的“工种”。川剧的“脚色行当”,主要沿袭清代“移民填川”过程中入川演出的诸腔戏班。乾隆年间《扬州画舫录》所记的“江湖十二脚色”,大都是川剧“脚色行当”演变的基础。例如男角中的末、老生、正生(后来称“小生”)、大面(后来称“净”)、二面(后来称“副净”、“二净”)、三面(后来称三花脸、小花脸或小丑);女角中的小旦(闺门旦、花旦、青衣旦、武旦等各种旦的俗称)。所以戏曲界及川剧界,一直流传着称小生、小丑、小旦为“三小”的说法。清末,川剧“脚色行当”一般习分为四类,即生角(包括小生、老生)、旦角(主要指“装女脚”之男旦)、花脸、丑角(见宣统元年(1909)九月至宣统二年六月由《成都通俗报》社陆续刊印、傅崇榘编撰的《成都通览》)。
辛亥革命以后,古语“脚色行当”渐渐衍变成现代汉语“角色行当”,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扩大而丰富起来——包括了戏曲演员的工种“行当”和舞台形象“角色”两种类型。川剧“角色行当”的称谓及其涵义也相应发生了不少变化。“行当“的基本类型一般习分五类,即小生、旦角、花脸、须生、丑角。而“角色”的类型,则按舞台形象的性格气质、表演特点、人物年龄、剧中地位、角色穿戴、面部化妆、社会地位等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说法。
就“行当”的基本类型而言,小生行一般指俊扮剧中青年男性者,表演中均不挂“须”;旦角行不再统称小旦,而且绝大多数皆为女性演员应工;花脸行习分大花脸、二花脸,不再称大面、二面或净、副净;须生行指除小生、花脸、丑角以外俊扮的中、老年男性,不再包括小生而统称“生角”(清末民初,小生与老生的区别已趋明显),所谓“末”,则专指扮演剧中下层人物的配角或次角,表演时皆要挂“须”;丑角行也不再称三面、三花脸或小花脸了。
然而,川剧的角色行当,由于沿用、习用、错用、借用等诸种原因,长期存在着古今混杂、粗细不一、经纬难辨、众说纷纭的状况。川剧界对于同一称谓的阐释往往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针对目前仍有不少人说“川剧的角色行当是生、旦、净、末、丑“的现象,参照戏曲研究中常见的归纳方法,将有关川剧角色行当的种种说法按性格气质、表演特点、人物年龄、剧中作用、角色穿戴、面部化妆、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归类列表,以方便大家认识和参考:
川剧“行当”类型与“角色”类型相互关系一览表
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些名异实同的称谓。例如帕帕生亦作扒扒生;奴旦亦称丫头旦或丫鬟旦;烟花旦亦称水墨旦;二饼饼花脸亦称猫儿花脸,等等。也还有一些单以角色头帽命名的称谓,如小生中的角角巾生、学士巾生、皇巾生、罗帽生等(见陈国福《天府之花》)。还有些龙套类型的“下四角”称谓,例如扮演四朝臣、四将、四兵卒、四刽子手、四侍女者。而剧中一般的书童、院子、丫鬟、家丁、百姓等类群角,则统统称为“杂角”。
二、“脚色行当”与“角色行当”的四个不同(略)
三、川剧的角色类型与行当类型(略)
(如需查看全文,请见《戏曲艺术》1996年1期周企旭的《川剧角色行当辨》一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