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到重庆后,我边看《梨园拾粹》,边回忆在沙坪坝区川剧团的日子······今日上午,在沙坪坝区川剧团建团50周年暨《梨园拾粹》出版首发式座谈会上,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得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田蔓莎动情地说,30年前的今天是我走上川剧艺术的日子,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培养,对沙坝坪区川剧团还存在感到很欣慰。
《梨园拾粹》汇集川剧音乐五大声腔艺术的论述和沙坪坝区川剧团历年来所演出过的精品剧目,沙坪坝区委书记李剑铭为该书题词“传承川剧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川剧艺术精英汇集沙区
沙坪坝区川剧团曾是我市甚至四川历史最长的剧团之一,她汇集了不少川剧艺术的精英,剧团的生旦、武戏享誉川渝,“吹打乐”的表现功底独树一帜。《铡美案》、《白蛇传》、《红军飞夺泸定桥》等剧目曾轰动一时,获市级奖30余项,成为川剧艺术园中的一支奇葩。
沙坪坝区川剧团曾有一大批艺术家受到陈毅、王朝闻、卓林、胡志明的接见和称赞,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最典型的是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田蔓莎,她不仅仅获得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还经常到美国、德国等诸多国家演出、讲学、著书,进行文化交流。
八旬老艺术家呕心编撰
《梨园拾粹》的编撰历时五年,撰写该书的老艺术家中,年龄最大的陈用九老人今年84岁,最小的苏七文老人今年66岁。在编撰过程中,老艺术家们呕心沥血、不顾体弱多病,熬更守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记者翻阅《梨园拾粹》,发现里面挖掘整理川剧传统曲目近300首,脸谱30余张,重点展现川剧“吹打乐”的精髓和川剧艺术的魅力,表述了五大声腔音乐(昆、高、胡、弹、灯)和资阳河流派艺术。
沙川成为传承文化支点
川剧艺术需要社会广泛关注,沙坪坝区川剧团还存在,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支点。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李波说,《梨园拾粹》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保护史料将上报文化部,同时入藏我市“非遗”文化博物馆。
据了解,沙坪坝区川剧团继《梨园拾粹》之后的又一丛书《戏说沙坪坝川剧》正在审核校稿中,《川剧音乐基础知识》从书也在按计划撰写。(李天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