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少了,惠民演出多了,是绝大多数市民对今年成都舞台的一个突出感受。新春伊始,在记者采访的演出中,大量的演出现场在广场、公园、社区、工地、学校……群众在哪里,惠民演出就演到哪里;说老百姓话、演老百姓生活百态、唱老百姓心声的一大批节目,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多次率团举行惠民音乐会的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马渲子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们很愿意到工地、社区演出,走进群众中间,这也是让文艺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形式。”
晚会数量少了
“音乐厅”就在百姓身边
今年成都的新年音乐会舞台,呈现了一个新气象:豪华晚会没有了,少量的剧场演出,也简化了舞美布置,减少了对明星、大腕的邀请后,票价也降低了。更重要的是,新年音乐会数量并没有减少,更多地把舞台搭在了基层,而且演出阵容强大,节目形式丰富,内容雅俗共赏。单是在元旦春节前后,我市就组织市级专业院团开展67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让普通的社区舞台,变成了一座座“金色大厅”。
记者先后在东郊记忆、人民公园广场采访了两场新年惠民音乐会,节俭不失年味,欢乐力戒奢华。尽管室外气温接近0℃,但现场却是一派火热。很多市民没有座位,站着看演出也过瘾。家住东郊记忆附近的张姓太婆兴奋地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去音乐厅看过音乐会,这是第一次看新年音乐会,“今天的节目太好看了,还不用买门票,咋个不安逸嘛。”
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认可,也让演员们感到自豪。市川剧研究院的川剧名家王超对记者说,这一年来参加了几十场惠民演出,最高兴的一刻,就是听到观众的掌声和心声,“每一场演出结束,都有戏迷围着我们嘘寒问暖,有的说:你们经常来嘛。有的说:你们下一场在哪里演?你们演到哪,我们追到哪。听到这些话,我们心里总是很感动。”
惠民演出多了
比的是“走心”和创意
以往每逢过节,总能应运而生一台台晚会。可惜的是,有些所谓晚会也只是一场场混杂了声光电特效和明星联唱的表演,同时,对于某些歌星反反复复演绎的“同一首歌”,观众也产生了审美疲劳。此类晚会如同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一般,毫无特色、缺乏内涵。
眼下,惠民演出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上演,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记者注意到,放弃单纯地追求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奢华浪费、竞相攀比等不良现象,而去比拼节目的质量、创意,成了每一位参加惠民演出演职人员的共同追求。
在天回镇新凤凰大道的工地上,东方茉莉女子国乐团特意设置了有奖知识问答环节,题目全部围绕工地建设,工友们争相抢答,答对问题的工友获得了乐团准备的新年礼物:一个保温水杯,这是“温暖的创意”;在东郊记忆的广场上,市川剧研究院表演的川剧戏歌联唱《梨园春天》,将《梅花绝句》《卜算子咏梅》等三首诗词娓娓唱来,这是“诗意的创意”:由新都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唱《三月川西油菜花》,这个获得全国“金土地”优秀作品奖的节目,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为舞台送去了一缕清新的春风,这无疑是“接地气的创意”……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创意,让演员和群众真情互动、真心交融,在把欢乐送给群众同时,也把幸福留给了演员自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