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没有文化自信!川剧处境尴尬!”川剧精品剧目《金子》连续两天在重庆交通大学演出。与连续两场爆满的观众表现出对川剧的巨大热情相对比的是,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在演出现场表达了对川剧艺术传承的担忧。
【比《艳遇》好看】与昨天维塔斯演唱会相比,《金子》在交大的演出少了疯狂,多了感动。在演出前,演员先向观众门介绍川剧唱腔、角色、程式等基本常识,单就这一介绍,就已经赢得阵阵掌声。《金子》起伏剧情、幽默台词更是引得观众时而屏声静气,时而会心发笑,而掌声更是毫不吝啬的送给每一个演出高潮。到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长时间鼓掌,以致演员多次谢幕。
交大研一学生郭国和连续两天都来看《金子》,“过瘾”是他的评价。郭国和是河南人,但并不妨碍他欣赏川剧。他说,川剧《金子》给他的感觉是“极度震撼”,让人耳目一新,两旁的字幕也让人完整的了解剧情。在第一天看过之后,他一直给同学朋友发短信,叫他们一定要来看。
而专程赶来观赏演出的39中老师李先生则表示,《金子》比《艳遇》好看。李老师告诉记者,《金子》情节更能抓住人,台词成功,让他“看得想哭”。来自四川广安的交大大三学生荣科更是表示要去买《金子》的DVD,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
【铁梅担忧】与观众热情相比,沈铁梅更多的是对川剧传承的担忧。当前,欧美文化艺术对中国文化冲击巨大,如何保护中国戏曲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梅认为,应该作为和平时期爱国教育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还没有意识到川剧的价值。沈铁梅表示,川剧是中国戏曲中的宝库。但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的精华却常常被国人拒之门外。重庆是一个文化不自信的城市,缺乏文化底蕴。这种环境使得川剧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境地。在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川剧大受欢迎,法国人甚至在看完演出后喊出“万岁”的呼声。川剧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厂矿的演出,观众反响都很热烈,说明国人还是需要本土的文化。沈铁梅自信的说,只要你让我来演,我保证观众一定能接受。但最悲哀的是,川剧连让观众接受的机会都少有。即便是沈铁梅亲自上门联系演出,也常常被人拒绝。
“一个名角能带走一朝戏”,对于川剧的传承,沈铁梅反问,现在谁还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戏?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环境中,艰苦而漫长的练功,即使出师也是清贫的生活让川剧后继无人。她沉重的说,重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差得太远;重庆应该寻找自己应该保护的东西。
【记者手记】
如果说昨天的维塔斯让我尖叫,那今晚的《金子》则让我流泪。
说实话,在去交通大学采访前,我心里一直忐忑,现在的大学生开口《越狱》闭口话剧,日渐式微的川剧,会有多少人来看?但现场让我惊讶,座无虚席的观众让潮水一般的掌声贯穿了整个演出,甚至在演出结束后,还争相提问发言,发表自己的观感。
想起小时候,一听到川剧的锣鼓声响起,我都会吓得躲进杯子里,因为那种高腔,让幼小的我心生恐惧,留下心里阴影。慢慢的,川剧声音在我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少。流行歌曲、外国大片、网络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但今天,我生平第一次现场看了川剧,就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还是那种高腔,但多了音乐性;还是那种锣鼓,但充实了乐器。舞台旁的字幕,让观众更加了解剧情。不得不承认,川剧真的很好听。
我想,正因为我是中国人,是四川人,川剧能引起我心底最根深蒂固的共鸣。但沈铁梅院长的一番话,却让人沉重。沈院长带队参加上海文化艺术节时,找到重庆驻上海办事处,希望能帮忙推广川剧,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我就是重庆人,我就不看川剧!”无独有偶,沈铁梅到德国演出时,一个重庆人当面对她讲,我不看川剧,我只听歌剧看高雅艺术。这时,一旁专门研究戏曲的德国专家诧异的说:“我不明白你的话。这是多么好听的音乐,多么高雅的艺术,你自己民族的人怎么会不承认它是高雅艺术?你们中国人就是没有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艺术被自己族人所鄙视,不知是这种艺术的悲哀,还是这个民族的悲哀?
所幸,今晚观众自发的掌声和来自我内心的触动,让我看到希望。我相信,民族文化没有没落,被青年一代接受了的文化,必将发扬光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