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在音乐唱腔方面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不同声腔组成的,这在中国剧种中都是十分罕见的。

昆腔的唱腔基本上保持原“苏昆”的特点:腔调曲折婉转,节奏较缓慢,特别讲究发音吐字的准确性。伴奏乐器以笛为主,打击乐中必须加上苏锣、苏钹。唱腔的曲牌尚存一百多支,如[点绛唇]、[香柳娘]等,绝大多数与高腔曲牌名称相同,但曲调不同。曲牌运用时,以多支组合的套曲为主,川剧呼之为“成堂曲牌”。

高腔是川剧中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声腔形式,主要特点是:行腔自由,为徒歌式,不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和鼓点调剂节奏高腔的唱腔高昂响亮,婉转悠扬,铿锵有力,并有帮腔和之。打击乐采用大锣大鼓,贯穿于曲牌始终,使帮、打、唱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演唱过程中,宣叙调与咏叹调交替使用,帮腔与唱腔互为增辉,加之以密锣紧鼓的配合,能使舞台气氛变化无穷。

高腔的曲牌十分丰富,据传约三百多支,常用曲牌亦有近百支左右。曲牌的结构,包括起腔、立柱和扫尾三部分。另外,高腔曲牌中还有所谓“重腔”、“犯腔”、“钻腔”、“滚腔”、“飞腔”、“咿腔”、“呜腔”、“啊腔”的区分。

高腔音乐最有特色的还是它的帮腔。建国前,川剧的帮腔主要是由鼓师领腔,其它乐工人员帮腔。建国后,专门配备了嗓音较好的女帮腔队。帮腔可起到定调,描述环境,制造舞台气氛,提示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代表第三者对剧中人物的评价等作用。

胡琴腔分二黄和西皮两大类,伴奏乐器以小提琴和川二胡为主,并有唢呐和笛子的吹奏,适于表现各种情绪。

弹戏是一种唱梆子腔的声腔,包括情绪极不相同的两类曲调:一类叫“甜平”,表现欣喜、欢乐的感情。一类叫“苦平”,表现悲哀、凄苦的感情。板式有“一字”、“二流”、“三板”、“垛板”、“倒板”等。

灯戏音乐称为“灯调”。乐曲一般比较短小,节奏鲜明,旋律明快,听来有轻松活泼的感觉,长于表现诙谐风趣的喜剧场面。灯调在运用时,也采用曲牌相连接的形式,但因乐曲比较短小,一般只四句、六句或上下句,所以演唱时,一首(段)乐曲大多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词反复地唱。曲牌(调)较多。伴奏乐器主要是“大筒筒胡琴”,这种胡琴的琴杆粗而短,琴筒较大,音略带“嗡”音,建国后加进了川二胡之类的弦乐器。

川戏锣鼓在川剧音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在戏中起伴奏作用外,还直接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常用的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演唱时,由于锣鼓贯穿其间,使唱、做、念、打几方面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川剧艺术特有的风格。同时,川剧锣鼓在整个川剧舞台艺术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仅锣鼓曲牌就有三百支左右。川剧锣鼓还常用作为音响效果,行船时双桨划动的声音、潺潺的流水声、哗哗奔流的滩声、飒飒的风声和洒洒的雨声,以及搬动沉重物体的撞击声等,都能比较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此外,川剧的表演还有一项绝技--变脸。川剧的脸谱能不停地变化十几种,而其它剧种的变脸一次只能变一到两个脸谱。川剧中的变脸是由特殊的机关和演员的技艺结合在一起的,真正达到了不留痕迹的境界,在所有的变脸技艺中川剧当属最高超的。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声腔流行的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在表演方面形成了川剧的几种流派,有旦行的浣(花仙)派、丑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武生、武丑,有“曹大王”的赞称)派等,主要以杰出艺人称派。同时,还有因河道,也就是流行地区不同而被分为:川西派(以高腔、灯戏为主)、资阳河派(以高腔为主)、川北派(以唱弹戏为主)、川东派(以唱胡琴为主)四派,就是川剧界所谓的“四条河道”。

川西派(又称“成都河”或“中河道”),活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坝子和绵阳地区与成都交界的部分县,原以唱高腔和灯戏为主,先后出现的著名演员中有蒋兰亭、康子林、萧楷成、周慕莲等。清末民初,外省的京戏和汉剧流传成都演唱,不少“玩友”下海专习胡琴腔,兼之一些文人(如黄吉安)参与创作和修改剧本,使川西派的胡琴腔也逐渐兴盛起来,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所谓“坝调”,有“川胡琴正宗”之称。所谓剧目多“列国戏”、“三国戏”,文辞典雅,唱腔圆润而华丽;在打击乐方面多加“花锣鼓”,打得较紧凑多采。

资阳河派,包括资中、资阳、自贡、内江、泸州等地,擅长高腔,同时兼唱昆腔。在艺术上从音乐到表演都严格谨遵川剧的传统要求。尤其是帮腔,毫不马虎,不但“头子”要帮完,“犯腔”、“扫腔”也要帮够,帮腔时从不乱加“呵、呃”之类的虚字,而且音随字转。讲白干净利落,并十分考究音韵和谐。在打击乐方面,坚决反对使用“花锣鼓”(不按多余的锣鼓),讲求锣鼓的韵味,三眼一板很严格;对锣鼓的紧、松、快、慢和音响的轻重都很注重。

川北河派的戏路范围包括以南充为中心的西充、三台、遂宁、阆中等地。由于川北与陕西连界,陕西的地方戏如秦腔、汉调二黄等常在这一带演出,对川班影响甚大,所以多以唱弹戏为主。所演剧目多“本头戏”(即大幕戏),如弹剧的春(《春秋配》)、梅(《梅降亵》)、花(《花田错》)、苦(《苦节传》)等。其剧本结构比较严谨,上场引子下场诗注意前后呼应。唱腔和讲白中多川北土音,如“刘”、“牛”不分,“黄”、“房”不分等。

川东派的流行区域主要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一带。由于重庆是商业中心,各省商贾常云集于此,所以外来的地方戏甚多,因此形成川乐派的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虽以胡琴腔为主,却是“川”夹“京”或“川”夹“汉”的腔调,与成都的“坝调”相比,显示出迥然不同的风格。

上述“四条河道”的艺术特点,随着五种声腔的同台演出和各地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各流派之间,一直在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不断向前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