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华丽典雅的歌剧与中国四川历史悠久的川剧嫁接,会是什么效果?由四川省川剧院与卢森堡大剧院、法国南锡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川剧《镜花缘》,近日在成都锦江剧场完成首次彩排。据悉,该剧是专门为欧洲观众打造的戏曲,预计2010年赴法国、卢森堡、瑞士等国巡演。截至目前,《镜花缘》海外订单已超过60场。在法国演出的票价初步定为10欧元至30欧元。

三方联手闯海外市场

今年1月,卢森堡大剧院将200万元人民币投向川剧,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创作川剧《镜花缘》。

卢森堡人为什么把200万元投向川剧?2007年5月,改编自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川剧《火焰山》,赴法国南希市参加欧洲“Passage艺术节”,这是四川省川剧院首次海外大型商演。《火焰山》以其诙谐的表演、老到的唱功和精彩的绝活让欧洲观众叫好不迭。在卢森堡、法国、瑞士等国的13场演出,场场爆满,广受好评。

海外演出的成功,让卢森堡大剧院萌发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自己投资,法国南锡国家歌剧院著名歌剧导演查尔斯·托德曼执导,中国演员登台献艺,由三国艺术家和投资者共同打造一部川剧推向欧洲市场。

如何用好这笔难得的海外投资?四川省川剧院有过激烈争论:是光拿钱承演,接订单,还是做个国际商家?最后,剧院上下态度达成一致,大胆突破被动承接订单演出的传统运作模式,在核算剧本创作和演员费用等成本的基础上,把200万元当成《镜花缘》的募集资本,以实物进行投资,版权归川剧院,共同开发海外市场。

合作观念变了,生产方式变了,院长陈智林说,川剧院不再是单一的承演单位,身份转变后,川剧更容易对外扩张市场。此次剧目的国际化生产运营方式,将为川剧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拓展海外演艺市场、探索体制改革路径提供新的启示和经验。

“在按照投资方要求完成5场演出后,其他场次的票房收入均按照比例进行分成。”四川省川剧院营运总监白中华介绍了合作的盈利模式。陈智林认为,如此一来,川剧人就不用再看着别人数钱了。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杜建华表示:“这一做法值得借鉴。要改变长期经费不足的困境,川剧院团必须面向市场、面向观众,拓宽发展思路,既要增强海外融资能力,又要核算项目运作成本,在剧目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西方歌剧手法融入其中

经多次协商,法国导演查尔斯将目标锁定在了清代小说家李汝珍的作品《镜花缘》上,而目前中国戏曲界还从未改编过《镜花缘》。

法国导演为何选中《镜花缘》作为此次海外巡演剧目?陈智林透露,这主要基于欧洲市场需求。传统剧目中那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语言,欧洲人理解起来可能要费些周章。而小说《镜花缘》充满了绚丽斑斓的诗意想象,既符合欧洲人的艺术需求,也为“变脸”“喷火”等川剧绝活提供了表现空间。

《镜花缘》编剧、四川省川剧院艺术室主任郑瑞林介绍,《镜花缘》描写了武则天时期,主人公唐敖等人出海经商,路经30多个国家,见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的故事。此次演出主要选取了唐敖和林之洋游历“君子国”“双面国”“女儿国”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卢森堡大剧院负责人对剧目的审定和市场调查先后经历了半年,仅剧本,川剧院就根据对方的意见先后修改了三四次,因为剧目要符合欧洲市场的口味。

“过去,我们的文化产品外销难,原因就在于根本不知道海外观众喜欢什么,更谈不上针对海外市场进行创意设计。”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一语中的。《镜花缘》要想真正赢得海外市场,就必须“按需定产”,要从欧洲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出发,“量体裁衣”。

为此,川剧院在剧中融入更多西方歌剧元素,用欧洲歌剧手法来打造川剧《镜花缘》。陈智林认为,在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中,川剧与西方歌剧最为相似。川剧中的帮腔,其实就是西方歌剧中的多声部咏叹调,而唱白就是歌剧中的独白。

为让川剧版《镜花缘》更接近西方歌剧、接近西方观众审美,川剧院在排练时增加了一些无管弦伴奏的徒歌式川剧唱腔;灯光等将采用歌剧中最朴实的照明,让川剧本色地亮相;演出时,现场还将同步配置法文字幕;服装道具和舞台设计将更加精致;演出时间长度也由国内大幕戏通常的120分钟至140分钟缩短为70分钟左右。

除了题材颇具新意,剧中还会出现王母娘娘、太白金星等中国神仙,及西方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的众神。在戏曲结尾处,编剧还特意让主人公来一个莎翁戏剧式的反问,借用多种表现形式,综合展现出川剧的多元魅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