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3日,现代川剧《金子》将在川剧艺术中心上演。据悉,今年是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设立30周年,此次《金子》的上演正是重庆市川剧院回馈山城戏迷的一大礼物。
在戏剧界,《金子》几乎无人不知,它有着“川剧的里程碑”、“川剧中的《茶馆》”之称。如今,这部囊括了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国曹禺戏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等国内舞台艺术所有大奖,已在国内外演出了近600场。这一数据,在当下戏曲演出中,可称得上“罕见”。
那么,《金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A、改革与创新 从打造“好听”的川剧开始
在重庆,说起川剧,绕不过两个关键词:沈铁梅和《金子》。
作为三度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被业内公认为“川剧史上前无古人的声腔第一人”。在她的带领下,川剧实现了多个开创性的“第一”:第一次将京剧和流行乐的唱腔融入川剧、第一次登上欧洲舞台、第一次与交响乐结合……
这样的创新思维在《金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子》是根据曹禺的话剧作品《原野》改编而成的。1994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创排,1997年正名《金子》,1999年开始于国内、外巡回演出。刚一面世,它便似在戏剧界扔下了一枚“炸弹”,其大胆创新成为业界人士最时髦的谈资——6个人一台戏,打破了戏剧舞台艺术“戏不够人来凑”的弊病;唱词无限生活化,充满民间“野趣”;女声中还能听出流行乐的味道。
提起这场“川剧改革实验”,沈铁梅至今难掩兴奋。她直言,当时的理念只有一个,就是打造“好听”的川剧,让观众坐得住。“我小时候是学京剧的,在我的印象中,川剧敲锣打鼓,扯起喉咙唱,闹得很,连自己都不喜欢。”
于是,在《金子》里,她融入了邓丽君柔美甜润的轻声唱法,在男主角仇虎死后,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用哭腔吟唱了一段山歌,“郎是山中黄葛树,妹是树上常青藤……”。每次演出,这段表演总会引爆观众泪点。
“在改革实验中,我要求演员们的唱腔都要字正腔圆。四川话字很硬,自古以来川剧的腔也是直的,我们的改革吸收了京剧的吐字方法,讲究字头、字腹、字尾,用小腔、揉腔来充分表现环境人物的艺术效果,丰富了川剧唱腔的音乐性。”
除了声腔上的变化,沈铁梅还为“金子”设计了一些芭蕾舞的动作,甚至,为了突出金子泼辣直率的脾性,她还在台上与男主角进行真正的撕咬扯打。这个在情理之中的桥段,将话剧的可看性融入了传统戏剧之中,让观众大呼过瘾。
著名戏剧评论家曲润海还记得1999年第一次看《金子》的情形。演出结束后,他大呼“痛快”,兴之所至为《金子》写下了四句话:“十分戏曲,十分川剧,曹公三昧,尽在情趣。”2001年,他第三次看《金子》,又为主演沈铁梅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为:“《金子》不知赏几回?回回都服沈铁梅!”
知名戏曲理论家陈培仲也认为,《金子》是川剧从古典到现代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
对沈铁梅来说,川剧的创新,《金子》只是一个开始!
2004年,《凤仪亭》尝试用交响乐伴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堂演出,开了川剧登上西方音乐殿堂的先河;2007年,传统剧《李亚仙》“古戏新探”,3小时的演出改成了2小时,结尾加入了一段凄凉的咏叹调;2009年的川剧交响乐《衲袄青红》,被评为“中西方艺术结合的范例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乐作品”。
作家苏叔阳曾用“具有现代意识”来评价沈铁梅的表演,“她已开始脱离单纯的‘唱念做打’的传统表演路数,进入了以塑造人物阐发哲理为旨归的戏剧演出。”
而在沈铁梅眼中,川剧本来就是时尚和现代的。“川剧是一种充满包容性的剧种,我们目前所有的改编都符合它的‘本性’。”
B、叫好不叫座 川剧仍然面临“共性尴尬”
尽管如此,在采访中,沈铁梅坦承,创新后的川剧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也培养了一批对传统戏剧保持热情的年轻人,但其数量与这个剧种生存所需的庞大观众群相比,只是凤毛麟角。
重庆市川剧院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国庆放假前,该院在重庆某大学设点出售此次《金子》演出的门票,“坐了一天,一张也没卖出去。”
川剧在戏剧界地位举足轻重,且“三度梅”沈铁梅的影响力在业界不容小觑,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尴尬?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无法真正进入市场,年轻观众培育缓慢,是导致川剧“叫好不叫座”的根本原因。他还透露,大部分时候,川剧院的剧目都以赠票为主。
这一现实也得到了沈铁梅证实,“我一直觉得,观众主动买票,更能体现对川剧的尊重与珍惜。”
沈铁梅告诉记者,目前,重庆市川剧院没有专业的营销团队,网络推广也收效甚微,仅仅靠报纸上偶尔刊登的“豆腐块”报道预发一下即将开始的演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在的她,不仅要负责创作、表演、培养新人,还要亲自“跑业务”,“我们表演者只是一群搞产品研发的人,没有精力,也缺乏资金去搞其它的。”
其实,在走进市场方面,重庆市川剧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2001年,在沈铁梅的奔走下,重庆啤酒集团斥资72万元,一举买断金汤街排练厅3年的冠名权,开创企业冠名剧场的先河。后来的重庆市川剧院50周年庆,沈铁梅也募到百多万元的赞助。然而,这些对一个长期运作的院团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面临这种尴尬的并非只有川剧。据统计,中国共有368个地方戏曲剧种,30多年中已消亡了100余种。如何突破戏迷老龄化,培养新观众?如何盘活市场,做好商演?这关乎着每个传统剧种的“生存还是死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前不久,由该团打造的越剧《江南好人》就巡演至重庆,且票房不俗。这部被称为新概念越剧的剧目,在今年的戏剧界可谓出尽风头,不仅进行了现代舞、说唱等大量创新,更在营销上采用了纯粹的商业模式——像明星演唱会那样全国巡演;在各地开发布会、戏迷见面会,还打造了精致的宣传片与主题曲MV,连宣传册也是制作精良的精装本,主创的理念、演员的情绪都以十分文艺的方式记录在内。
“在多媒体时代,培养戏剧迷不能走‘一杯老荫茶,几出折子戏就泡一下午’的老路了。”35岁的川剧“铁粉”张景对戏剧的市场化十分关注,“茅威涛有自己的戏剧工作室和专业的营销团队,小百花越剧团官方微博的语言幽默,百度贴吧上‘茅威涛吧’也粉丝林立,两者都及时播报着团队的最新动态,茅威涛个人在微博上也经常与网友进行有趣的互动,这些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是目前重庆川剧所不能企及的。”
C、破解瓶颈 重庆川剧欲“发力”
如何突破发展困境?重庆市川剧院“摸着石头”进行着自己的探索。
近年来,为了培育更多的青年观众,重庆市川剧院的艺术家们开始走进校园,在书香里办讲座、做演出。川剧幽默谐谑的丑角串场,独特的帮腔,神奇诡异的“变脸”等都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2012年,驿都实验小学被命名为“川剧艺术培育基地”,在这里,川剧成了一门“必修课”,从认识脸谱、流派到学习弦乐、唢呐,样样到位。学校还自编教材《学川剧》,将唐诗宋词、经典歌谣、精彩故事编进川剧唱词。这里,今后将成为沈铁梅发掘“新苗”的一大“摇篮”。
重庆市川剧院与重庆理工大学的教学合作也在洽谈中。协议达成后,川剧表演和赏析课将登上大学课堂,戏迷协会也将走进这所高等学府。
2012年,重庆市川剧院还推出了青春版的《金子》。表演者全是团里有实力的年轻演员,“小金子”和“小仇虎”的潜力更是让业界大吃一惊。
通过这些方法,川剧渐渐积累起一些年轻粉丝。
几天前,沈铁梅收到了一位年轻网友为她画的一幅漫画版的李亚仙。画面中,女子浓眉大眼,掩扇而笑,颇有几分沈铁梅的风韵。沈铁梅对此爱不释手,立即将这张图片存到手机上,还不时拿给好友炫耀。
川剧的传承与创新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2006年,川剧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委书记孙政才到市川剧院调研时还明确要求,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注重传统文化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流吸收、兼容并蓄,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海荣上任之初即到市川剧院调研指导工作,要求设立川剧艺术中心公交站、交通指示牌,为市民到川剧艺术中心看演出提供方便。
在副市长谭家玲的关心下,市旅游局拟将川剧艺术中心纳入我市都市旅游景点。重庆市文广局正在牵头拟定《重庆市2013—2017川剧艺术抢救保护和发展规划》。
如何破解川剧生存瓶颈,业内专家也纷纷支招。
不久前,一位网友就在重庆论坛上发帖,询问“重庆有没有可以看川剧的地方”,这让老戏迷们十分不解,“金汤街的重啤剧场已经存在20多年,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也建了好几年,怎么还有人问这样的问题?”
也许问题并非出在这名网友身上。“巴渝鬼才”、著名川剧编剧魏明伦就认为,川剧的传播形式还十分单一,传统艺术应该跟上传播手段变化的脚步。他举例,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地方台在播放戏曲节目,如河南电视台有《梨园春》,河北电视台有《绝对有戏》等,他建议,川剧也可以借鉴这一大众传播手段,培养自己的观众。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段明则更强调专业营销团队的重要性。他认为,不走市场,川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他建议,川剧可以尝试逐渐建立一套市场机制。“如果在资金上有困难,文艺院团可以先找市场上的演出公司合作,作为过渡,然后根据经验慢慢培育自己的营销团队。”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室主任黄波则认为,目前川剧的改革创新还不够彻底,很多只是停留在技巧上,在剧本改革上还没有看到变化。“现在的很多剧目仍旧讲述才子佳人的生活,对年轻人来说很难产生共鸣。”他表示,传统戏剧已经脱离原有的社会形态与生产方式,想要保留与发展,必须创新。
市川剧院 创新剧目一览表
《金子》
剧情:民国初年,焦阎王谋财害命,虎子蒙冤囚牢,与恋人金子别离。金子被迫嫁给了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十年后,虎子越狱,回乡复仇,金子虎子重逢,恋情死灰复燃,金子卷入爱恨情仇的漩涡中。
创新:一共只有6个演员;麻辣而贴近生活的唱词;融入了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唱腔。
成果:获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成就奖,并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凤仪亭》
剧情:中国传统大戏《吕布与貂蝉》中的一折,全剧长45分钟,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中的连环计。
创新:一反传统中国戏曲的舞台模式,以全息摄影进行的现代化舞美布置,令舞台有了纵深的感觉,加上灯光和音响效果,营造出吊诡炫目的舞台效果。这台中国传统大戏还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完美结合。
成果:多次在国外演出,受到观众追捧和传媒的高度评价。英国《金融时报》对沈铁梅的演出给出了5颗星的最高评价,美国《纽约时报》则四次报道了演出盛况。
《李亚仙》
剧情:讲述了歌伎李亚仙与官宦子弟郑元和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李亚仙苦为劝郑元和读书备考,并不惜刺瞎双目。
创新:一部“传统名剧、现代表达”的古装大戏。唱词优美婉转,故事情节起伏跌宕。舞美、服装和化妆上都呈现了很多时尚元素。结尾改为悲剧。
成果:沈铁梅凭此剧第三次赢得梅花大奖。该剧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南方片)中荣获二等奖,还获得了文华大奖特别奖第一名等奖项。
《衲袄青红》
剧情:讲述杨贵妃、王昭君的故事。
创新:大胆尝试交响乐的伴奏形式,上下阕分别以贵妃醉酒和昭君出塞为故事,抒写两个古代美人的悲剧命运。而川剧中的高腔、帮腔、锣鼓、打击乐等,依然完整保存。
成果:被称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乐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