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二中教育集团滨江校区参加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
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举行。作为四川省直文化系统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主题文艺创演季的重要演出单元,全川13个地市州的23个戏曲剧节目入围并集中展演。来自遂宁二中教育集团滨江校区(原遂宁市第四中学)的川剧课本剧《花木兰》第一个登台表演。
演绎•展现川剧新活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由课文《木兰辞》改编成融诵读为一体的川剧课本剧《花木兰》由遂宁二中教育集团滨江校区整体策划、组织实施,共有来自学校的80名学生参加。经过国家二级演员,编剧兼导演蒋世民“手把手”指导学生,全体师生全力以赴加紧筹备,一丝不苟地按照导演要求反复修改、调整演出动作和内容,在四川省第三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中,完美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教育成果和风采。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她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的英雄事迹流传千古。这次将课本中的诗歌用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参加表演的小演员们对花木兰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花木兰饰演者、遂宁二中滨江校区学生田径表示:“通过参加花木兰的演出,让课本中的人物变成了现实演绎,让花木兰的形象在心中更真实更生动。”
传承•川剧开启新征程
“文艺讴歌新时代,校园戏剧百花开。”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戏剧艺术及非遗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发展。传承民族文脉,遂宁二中滨江校区学生在此次川剧传习普及展演的队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中,为更好普及戏曲艺术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传承了四川乡土文脉做出了贡献。
遂宁二中教育集团滨江校区校长潘明英在接受四川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排练花木兰这个节目主要是结合学生课堂上学的一首诗叫《木兰辞》,就是让孩子喜欢诗歌,同时能够更喜欢川剧,把川剧和课堂的教学很好的融合在一块。
探索•走特色川剧之路
据悉,为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更多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开发和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2009年,遂宁二中滨江校区将校园特色文化与川剧文化有机结合,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普及川剧艺术文化,开始探索“一校一品”川剧特色之路。川剧艺术开始走进普通学生课堂,走进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
在8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培训了专职川剧教师、保证每周川剧基本功训练,校内设计了丰富的川剧文化。同时,注重争取川剧名家的广泛支持,打造“川剧人才”从小、初、高的链条培养模式。在川剧的传承和创新上,学校真抓实干,打造了一大批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爱的川剧节目。一系列举措保证了学校川剧特色学校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硕果•艺术之花别样红
学校开拓创新,让戏曲进校园,让复兴民族文化的梦想近在咫尺。通过与专业剧团合作的方式使川剧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并喜爱,真正是“一枝花开两处香,斗城佳美名扬”。
2012年5月,学校成功举办“四川省戏剧进校园暨遂宁四中首届川剧艺术节”;5月16日到20日,央视戏曲频道栏目组在学校录制川剧系列精品节目,连续三天向全国展播;2013年1月,川剧节目《盛世霓裳》参加央视“校园时代”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荣获金奖;12月,学校川剧精品《盛世舞太平》,参加了遂宁市教育系统首届素质教育成果展文艺汇演,荣获第一名;2014年7月,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中小学传习普及基地”;2015年12月,学校川剧节目《涪江新蕾爱川腔》参加四川省首届中小学川剧普及传承展演活动荣获传承奖。
学校川剧特色之路,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学校打造了《川剧演唱红梅赞》、《变脸、吐火、走字秀》、《盛世霓裳》、《盛世舞太平》、《涪江新蕾爱川腔》等十多个艺术精品,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当然,在川剧走进课堂的同时,川剧艺人和学校老师们也在不断尝试创新,让校园川剧走出课堂,走向舞台。潘明英表示,今后,学校还将通过持续开展“川剧进校园工程”,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川剧演员,培育一批又一批的川剧年轻观众,唱响文化复兴大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