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平,楚剧表演艺术家,楚剧一代宗师沈云陔先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59年进入武汉戏曲学校楚剧科学习,1964年分配到武汉市楚剧团工作。谈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整整十年的传统楚剧回归潮,亲身经历的她感受尤多。
听戏潮:
观众疯拥而至,场场爆满
张一平介绍,自从1964年后,楚剧就禁唱传统剧目,一直到文革结束,七十年代末起,传统楚剧开始渐渐复苏,那时且莫说观众早就渴盼着听传统戏,就是长达十多年未演传统戏的我们这些演员,也倍感新鲜、新奇和亲切。还记得1981年初,重排传统戏《哑女告状》时,当打开封尘已久的衣箱,抖去岁月的灰尘,拿出一件件有些老旧的绣花绸戏服时,演员们激动地连连赞叹:太漂亮了!刚开始排练时,很多演员都忘了怎么读传统念白,穿上高底靴都不会走路了,但他们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传统戏的排练和演出中,观众疯涌而至,场场爆满。
那时在民众乐园二楼小剧场,传统楚剧每天下午和晚上各一场,《宝莲灯》、《九件衣》、《左维明巧断绣鞋案》等,每个戏都可以连演一个多月不歇气。
张一平说:其实,观众早就盼望着看传统戏,有个看似像笑话的真实故事为证。那是七十年代中期,我在武汉剧院演楚剧样板戏《龙江颂》中的江水英,站在公字闸前唱:“乡亲们手捧馒头热泪滚”,谁知当我唱到“热泪滚”这三个字时,台下突然掌声雷动,把我和其他演职人员都搞懵了,哦,原来,这三字用的是悲迓腔,是《百日缘》中张七姐唱的老腔。演出完后,“《龙江颂》中张七姐回来了”的消息在社会上不胫而走,一时间,观众蜂涌而至。后来每次唱到此处,反响都很热烈,观众像喝汤一样的润心。
追星潮:
哪里有演出,哪里就有疯狂粉丝
“观众巨大的热情,直接引发的是追星热潮。”张一平的印象中,早在她16岁演《江姐》时,就有被粉丝追星的体验。那时人们普遍崇拜革命英雄江姐,张一平饰演的江姐因表演出色,受到众多楚剧界人士的好评,不少粉丝亲切地称她“小江姐”,追着索要剧照和曲谱,写给她的信件更如雪片般涌来。
至今,张一平仍记得有封特别有趣的来信,那是19女中的一位女学生写来的,邀请她去中山公园见面,信中详细说了“见面的暗号”、“见面的穿着”等,显得非常神秘,以至于楚剧团很多同事看了这信后,笑称这像是反特电影中的“秘密接头”。
如果说现如今只是年轻粉丝追星,那么,八十年代初追楚剧明星的人,遍及老中青,追星的程度也近乎疯狂:只要楚剧团到哪里演出,哪里就有忠实粉丝前来捧场。张一平笑着回忆,有一次她坐火车从外地回汉的途中,被乘客认出,就连乘务员都来邀请她唱一段,就这样,她在列车广播室里,面对话筒清唱了一段《红梅赞》。
飞票潮:
背着铺盖卷排队,也难买张戏票
看楚剧一票难求,是八十年代传统楚剧回归潮最明显的标志。据张一平介绍,当时,姜翠兰的《三世仇》和《荞麦馍赶寿》风靡三镇,大街小巷的播音喇叭和收音机传出的,都是姜翠兰深情并茂的唱腔,能买张戏票看她的演出,是很多武汉人的愿望。
那时,武汉楚剧团演出场地在汉口前进四路的楚风剧院,有人为了买票,居然半夜三更背着铺盖卷来此排队,即便如此,也难保买得到票。买上一张票的观众,到剧场看姜翠兰的演出,即便是大男人,也哭得死去活来,其场景不亚于看电影《卖花姑娘》。
那时,莫说是观众买票难,就是剧团的演员,想买几张戏票送亲戚朋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一平笑着说:那时,剧院卖票人员特别吃香,我们要想买张票,都得先送盒香烟。后来水涨船高,要送几盒才行。
虽说由姜翠兰、陶德安主演的《荞麦馍赶寿》,自1979年11月6日至1980年4月18日,连满100场,但仍不能满足市民看戏的狂热,很多人拿着钱在剧院门口飞票,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后来有段时间,剧团专门在剧院门口设一个高音喇叭,让不能进剧院的市民也能听到楚剧演唱,一时间,楚风剧院门口站满了听戏的人。
张一平《江姐》中饰江姐
张一平指导年轻演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