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人台是我们北方民间艺术的瑰丽的珠宝,闪烁在民族艺术宝库中。二人台融合民歌、舞蹈、民间丝竹乐、曲艺、戏曲为一体的多元化的综合艺术体。二人台是流行于晋、陕、冀、银、内蒙古等部分地区的一种极富乡土气息的民间演唱艺术。虽然二人台产生于民歌之乡河曲,但是在定襄二人台的演唱活动开展得也非常普遍,演唱水平也自己的特色。定襄神山村的民间艺人演唱的《探病》;定襄城关村的民间艺人演唱的《逛定襄》;定襄南关村的民间艺人演唱的《探病》等都独具地域特色,甚至胜过河曲的《探病》《探病》。今天定襄的二人台演出活动仍然相当广泛,被人们称为“定襄——二人台的第二故乡”。

关键词:二人台 演唱 定襄 特点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RenTai dingxiang singing
the
ErRenTai our northern folk art is the magnificent jewels, flickers in national art treasure. ErRenTai fusion folk song, dance, folk music, quyi, opera into a diversified integrated arts body. ErRenTai is popular in shanxi, hebei, shanxi, Inner Mongolia and some other areas in silver, a highly agrestic breath folk singing art. Although ErRenTai produced in hometown of folk songs, but in dingxiang asnieres ErRenTai singing activities are extremely common, singing level als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Dingxiang god singing the folk artists village "visiting"; Set in the village of XiangCheng shut the stroll singing folk artist dingxiang "; Dingxiang NaGuanCun singing the folk artists of the visit is unique regional features, even more than the frontiers of the visiting "visit. Today the ErRenTai dingxiang performance event is still quite extensive, known as "dingxiang - ErRenTai second home."

Keywords: ErRenTai singing dingxiang characteristics


目录

一、绪论……………………………………………………………1
二、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历史渊源…………………………………1
三、定襄特色二人台的艺术特点…………………………………2
1、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剧目艺术特点……………………………2
2、定襄特色二人台的表演艺术特点……………………………3
3、定襄特色二人台的舞美艺术特点……………………………3
4、定襄特色二人台的伴奏艺术特点……………………………3
5、定襄特色二人台的演唱艺术特点……………………………4
四、总 结………………………………………………………5
文献综述……………………………………………………………7
致 谢……………………………………………………………8

一、绪论

二人台是二人台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的形成是有争议的。一说是(1875—1980年)于内蒙古西部土默特旗一带,在民歌与曲艺丝弦的基础上,吸取了民间社火中的汉族舞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另一说是咸丰年间、同治年间(1851—1874年)曲艺打坐腔结合秧歌中的精华部分踢股子等舞蹈动作形成之后又由山西走口外的逃荒难民传入内蒙古西部,又吸取了蒙古歌曲进一步发展起来,二人台最初只是农民在劳动空闲时间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二人台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是打坐腔、打玩意儿、风搅雪、打软包、业余剧团和专业的剧团。由于二人台流传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民间风俗、语言特点、文化艺术、生活习惯等不同,使二人台在各省相互吸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区特点,具有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晋西北的南路二人台;内蒙古的北路二人台;张家口的东路二人台;陕北的西路二人台四大流派,他们各有特色。二人台的传统艺术形式多以生、旦二人同台表演,同腔同调。一男扮小旦,一男扮小生,生旦两角手握扇子,旦角有时手拿手帕,生角有时手执霸王鞭,旦角红袄绿裤,生角青袄黄裤或红裤头戴高毡帽,小黑胡子脸部化彩妆等的唱白结

合,枚、扬琴、四弦、三弦、小板胡、打击乐等伴奏生动的演绎了民间人民生活细节的一种综合艺术体。二人台的表演形式主要有民歌对唱、硬码戏、带鞭戏等。二人台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土默特旗、晋北、陕北、冀北、银北等地区,其覆盖面达90多个旗县、1500多万人。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此,这一艺术奇葩便得到各级政府与关文化单位的高度重视,在发展方面也是蒸蒸日上。二人台在山西省最最盛行的地方首推河曲县,其次是保德、阳高、定襄等县。河曲民歌在二人台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奠基的作用。

二、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历史渊源

它的来源是有争议的,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了。二人台在忻州地区已经活跃了三百多年了。它什么时候传入定襄也无记载了,但是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定襄特色的二人台已经形成了而且实力非凡。定襄二人台有编、导、演、音等实力非凡的艺术家涌现出一大批。

定襄虽然不是二人台的发源地,但是在半个世纪以来二人台在定襄可以说是枝繁叶茂了。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二人台定襄的二人台发展的非常蓬勃了,一茬茬佳作、新人的不断出现,他们的努力下二人台在定襄独具特色。由于社会的日新月异二人台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二人台在定襄已经销声匿迹了。2004年定襄二人台剧作家和痴迷家为了挽救二人台,以年过八旬的曾中令老先生为首挂牌成立了“定襄二人台艺术研究会”并建立了一些二人台艺术团,并隔三差五的进行演出,曾老先生拖着一条病腿,亲手书写剧本、编辑刊物、组织并且排练二人台,集资经费等终日奔波在拯救二人台的第一线上。2007年5月前后终于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初露头角。二人台在定襄本土流传久了与本土艺术进行交流、碰撞以至于相互磨合侵染,再与定襄秧歌演唱不断嫁接就形成了有定襄秧歌基因的二人台——“定襄特色二人台”。

三、定襄特色二人台的艺术特点

定襄二人台是集剧目艺术、表演艺术、美术艺术、伴奏艺术、演唱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1、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剧目艺术特点

传统的二人台剧目大约有 120个,多以描写劳动人民生活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甜美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传说故事和历史故事。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侧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其内容主要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传统剧目《走西口》:反映农民背井离乡走口外的悲惨生活。 《打樱桃》:反映一对农民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生活。

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剧目艺术是源于民歌,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细节;是以唱为主,唱念结合;抒情叙事,夹叙夹议,自由度大;少数的剧本剧情复杂,有故事情节,更有人物感情纠葛表演起来几十分钟。主要反映人民生活状况;抒发感情;写出特定历史条件下劳动人民血与泪,苦与恨,情与爱的生动写照。主要代表有《闯红灯》、《逛定襄》等。《闯红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逛定襄》夫妻快乐生活。

2、定襄特色二人台的表演艺术特点

定襄特色的二人台在表演方面,根据剧情的不同,形成了载歌载舞的 “带鞭戏”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码戏”。二人台的舞蹈形式有“里外罗城”、“大圆场”、 “套月儿”、“蜂儿扑瓜”、“大半月儿”、 “风旋门”、“药葫芦”、“大十字”、“搬门”、“天地牌子”等。此外,旦角的舞蹈动作是“打闪”,即右脚别于左腿上,双臂画弧形,身子稍斜。在定襄秧歌舞步基础上,吸收戏曲旦角“卧鱼”身段而创造,为其他剧种所罕见。二人台演出有一套旧习惯,一般先由丑角上场说“千克”,“千克”都是第三人称的段子,由演唱者自己选取。通过问答的方式 “叫门对子”把旦角叫上场接演正戏。正戏的表演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俗称 “带鞭戏”(如《打金钱》)以抒情性的歌舞取得观众喜爱。起舞时,折扇二人都用,霸王鞭系丑角专用,舞双鞭时舞姿犹如蛟龙盘柱,上下翻飞。手绢系旦角专用。二人台吸收二人转耍手绢的技巧,将手绢改为八角型,并发展为各种舞姿。歌舞大都由慢转快,高潮后嘎然而止。另一种是侧重于唱的情节戏,俗称“硬码戏”。主要采取跳进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这类戏表演比较接近生活,但是也有少数一些虚拟、夸张的动作(如旦角的摸鬓、走碎步、开门、关门;丑角的出场亮相等)。

3、定襄特色二人台的舞美艺术特点

定襄特色二人台的美术艺术包括化妆、服饰、道具、灯光布景等。通过这些进行塑造景物,刻画人物造型,调节气氛,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二人台的服装、化妆等方面仿效晋剧。道具主要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表演既有草原辽阔粗犷的风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深受蒙汉两族人民喜爱。

4、定襄特色二人台的伴奏艺术特点

定襄特色二人台的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大件”:枚、四胡、洋琴。人称“枚为骨,四胡为肉,洋琴为衣着”它们互相配合,互相填补,各抒所长,协调,统一美妙的音乐。此外,后来在“三大件”之外还增加了二胡,中胡,琵琶、笙、阮、大提琴、锣等乐器。枚主要演奏技巧滑音、历音、打音、花舌。通常用四个调F bB C bE。四胡常用技巧有上下滑音、长音如花、回滑音。扬琴常用技巧有八度衬音式重复手法、左手单轮与八度双音手法。又加入八大套的一些乐器。唱腔板式慢――中――快。慢速部分包括亮调、滚白、入板、慢板。中速部分包括:慢流水板、二流水板、紧流水板。快速部分包括快板、捏字板、搓板(跺板)、煞板(切板)、回板。使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5、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唱腔艺术特点

定襄特色二人台的唱腔特点包括唱腔板式和演唱艺术。

A、唱腔板式是以慢—中—快的顺序进行速度变化的。慢速部分包括亮调、滚白、入板、慢板。处于全剧的开始,有呈示作用;中速部分包括漫流水板、二流水板、紧流水般。处于全剧中部,有铺叙、积累的作用;快速部分包括快板、捏字板、搓板(跺板)、煞板(切板)、回板等板式。全剧的最后部分,把音乐推向高潮,有结束的作用。

B、演唱特点有:(1)满腔满字的唱法多用于女声慢速的曲目中特点是演唱与曲谱出入不大。民间艺术工作者讲这是一种“嗓子做主”又“不偷懒”的唱法,要求唱的饱满、圆润。(2)真假音结合与翻八度唱法大多用在男声唱腔中。由于翻高八度而与女声形成同腔,这与中国一些戏曲音乐的男腔唱法是一样的。因为翻高八度所以是以演唱者自身的嗓子条件与内容的需要做处理。真假声相结合,使二人台唱法别具特色。(3)上下滑音的使用在速度慢的板式中运用较多。高于C2一般都先出现一个比规定音高一个小二度或大二度的不稳定音,然后根据需要,快速滑至规定音高。低于C2则在小三度上滑音。滑音演唱需要演唱者气息较好。(4)装饰音在演唱中常用的是倚音其他装饰音如:回音、波音、复波音、下波音、颤音等一般用的较少。装饰音预备装指引之间距离纯五度、纯四度和不完全协和的大、小三六度音程,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度音程。特点鲜明的是六度音程。装饰音的唱起来主要考气息控制。(5)推、闪、躲、让的唱法。推:推迟不超过半拍(符号“→”表示)。闪:闪过击拍点、在后半拍入唱。躲:演唱者躲开个别高音的一种唱法。这种唱法的形成是由于演唱者嗓子不好或连续演唱声带过于疲劳的一种省劲办法,常用在较慢速度的板式中。躲只用在高音。让:把某些旋律音让给伴奏,演唱者时隐时现,与伴奏相互填补。让在任何音区都可以使用。(6)圪塔字唱法是二人台唱腔中特点比较鲜明而又常用的一种唱法。这种唱法是利用附点改变音符的时值而形成的一种切分效果。(7)花字花调的唱法是把简单的旋律在原节拍的基础上,利用增加唱词增加音符的办法,使唱腔复杂化的一种唱法。它的形成与复杂的伴奏织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常用于慢流水板、二流水板之中。)花字花调的另一种形式是大量用虚字。(8)扒圪梁和钻山沟是演员即兴发挥,风格很独特。扒圪梁是在原高音区的旋律上再加高音。钻山沟是一种省劲的唱法,演唱者可以根据表达情绪的需要而采用。(9)唱念结合的唱法较多用于二流水板、紧流水板、捏字板、搓板等快速的板式中。情绪欢快是较多用到。念、唱都较为灵活没有规定可因人而异。语言上以定襄方言为主。例如:《闯红灯》凤feng凰(huan)车子(de)新又新,带上郝(he)妹去散心。妹妹妹妹我(ang)爱(eai)你,咱俩明儿就结婚。

四、结语

二人台艺术土生土长在农村,它作为唱大戏、民歌节、赶庙会、花会、元宵节灯会等大小集会的主要活动,有着非常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二人台在定襄有结合高跷秧歌,舞蹈形式更加丰富,形态更加完善;二人台在定襄吸收了来自生活中的新鲜养料,形成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艺术形式;二人台在定襄戏曲了许多民歌中的大量精髓,演唱起来既动听又风味独特;二人台在定襄改变和吸纳了道情的剧本和曲调,和很多曲调融会贯通。因此,二人台才拥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艺术色彩。

但是现在二人台在广阔的黄土高原上即将销声匿迹了,它现在被人们接受、尊崇已经开始下滑。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为二人台的发展应做出这些方面的努力:(1)、保持原有的传统性、地域性,要从继承中创新:二人台这种民间艺术,若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是无水之鱼。但二人台的发展空间不能仅局限于农村,要创造条件进城表演;二人台在保持泥土芳香的同时汲取当代艺术养分(如相声、小品、杂技、流行音乐等的优点和长处);二人台保持它独有的艺术形式的同时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的新作品。总之,在原有的特色艺术中注入社会生活的新鲜血液。(2)、二人台与旅游业结合:借助旅游业这一舞台去经历风雨、闯到世界、展示艺术特色。与旅游业相互依存、相互延伸、相互渗透达到共同升华。

(3)、搞一些开放性的学术研究:系统的对二人台的起源、演变、传承、发展等各方面进行研究。打开大门,使二人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4)、建立二人台艺术培训基地: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二人台、传承二人台。只要重视起来二人台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我对二人台的热爱是从孩提时开始的,我喜欢音乐也是因为喜欢二人台开始的。作为音乐学院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研究二人台,为二人台的传承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贾德义﹒山西二人台传统唱腔牌曲大全﹒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6﹒175
[2]贾德义.西北风情歌.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12
[3]蒋菁.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0
[4]刘东生.中国音乐史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8
[5]鲁顺民.山西古渡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6]曾中令.北方民间艺术之葩—— “二人台”.
[7]赵亚君.忻州地方戏曲之一-“二人台”.
[8] 高培路. 民间小戏一枝花一 “二人台”.
[9]马春生.李红梅. 二人台文化艺术研究.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26
[10]范璐. “二人台”再走西口.
[11]贾万尚.山西二人台:民间艺术的瑰宝.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篇).2002. 第2期.1
[12]贾德义﹒山西二人台传统剧目全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1
[13]河曲县志编纂委员会﹒河曲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360
[14]定襄县地方编纂委员会﹒定襄县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438
[15]汪毓和.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北京:华乐出版社,2002.

致谢
在大学的最后阶段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老师给我的热情关怀与认真指导。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王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无论是在论文选题、构思、修改和资料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发面。我都得到王老师无私的帮组和细致的教诲,特别是她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广博的学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我向她表示深深的谢意。

同时感谢大学四年里的所有任课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我才能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再此我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预祝所有的老师培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