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莲老师和她的学生(群里的“神奇土豆”)
张北二人台是张家口地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是张北县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它以蒙族民歌为基调,以汉族唱法为风格,腔调热情奔放,旋律朴实新颖,歌词哲理鲜明,感情炽热率真,语言朴实无华,句法整齐、节奏明快、韵脚圆滑,融化着坝上张北的乡音土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张北地方风味,它的形成和山西二人台有不解之缘。
民国初年,山西天镇县二十里铺的艺人宋某某(二老板)、邢万春(麻到底)、岳泉(拆散人家)以及十三旦等人上坝来到张北狼窝沟、馒头营、庙滩等地唱小曲,因为踩着高跷唱,人们又叫唱“蹦蹦儿”。节目主要是表十二个月、唱五更、说四季等简单唱词,受到万全、蔚县、怀安、阳原到张北谋生的农民、客商的欢迎。到民国十几年,二人台由高跷发展到打地摊唱小曲,剧目也较前丰富,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涌现出一批二人台剧目,如: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歌谣“离别”这样唱到:
头杯酒献给天,小人走后保平安;
二杯酒献给地,小人出门脚不累;
三杯酒献给爹,孩儿今日又离别;
四杯酒献给娘,孩儿走后捎衣裳;
五杯酒献给哥,兄弟走后你们过;
六杯酒献给嫂,兄弟走后和他好;
七杯酒献给妹,哥哥走后陪嫂睡;
八杯酒献给妻,丈夫出门不哭啼;
勿擦粉勿戴花,防备人家笑话咱;
勿站街勿看灯,来回挤擦没好人;
早些睡早些起,免得丈夫惦念你。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一个离家谋生的人临行前对家人的叮咛,二人台艺人将这一歌谣进一步形象化、艺术化、具体化、人物化,创作改编出脍炙人口的二人台剧目“走西口”,成为坝上人民穷困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对新婚夫妇被生活所迫而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让人痛彻肺腑,以至百年屡演不哀。又如:根据坝上穷苦农民在兵匪、灾荒的逼迫下白山卖妻的遭遇,创编出二人台剧目“回关南”等。这一时期,山西天镇、阳高一带的四毛匠、楞板头、九棍子、十棍子、摇头旦等艺人也来到张北单晶河、黄石崖、胡达濑、满德堂、两面井、学堂地一带演出“掐蒜苔”、“串河湾”、“修庙”、“摸骨牌”、“拉骆驼”等剧目,后又到全县各村演出,为荒僻的坝上张北农村带来了生气,文化生活贫乏的张北农民开始向山西艺人学习二人台。二老板在馒头营、邢地坊子一带收孟玉祥(四秃子)、李福荣(二毛旦)、吴佃才、李惠林等人为徒传艺,次年在庙滩一带开始演出,为张北培养出第一批二人台艺人。民国十二年,二老板又在庙滩村教出薛元、贾明等一班徒弟。以后又连续在豆腐夭子、馒头营、瓦夭湾收徒授艺,为张北培养出三、四十个二人台艺人。他是张北二人台艺术的奠基人,直到民国二十五年,二老板在豆腐夭去世。从此,张北县的二人台艺人开始成立二人台小曲班。由吕宝善(水仙花)、郭富发(贵金子)、乔永福(二金点点)、杨宝(万人迷)等二十多人组成了张北县第一个二人台小曲班,班主是杨廷献,除在张北县内演出外,还到康保、尚义等县演出。主要剧目有“走西口”、“回关南”、“小寡妇上坟”、“纺棉花”等。之后,二泉井一带的钟元子班、油篓沟一带的张发富班、张北城的丁义祥(丁五子)班,大囫囵一带的杜才班、两面井一带的李富荣班以及馒头营一带的王斌班等陆续成立,行迹遍布张北全县。他们农闲组班演出,农忙解散回家种地,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对二人台艺术进行继承、改革和发展,使张北二人台在表演形式、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成为独树一帜的东路二人台。
民国中期,是张北东路二人台的兴盛时期,它以通俗、易学、粗犷而优美的音乐特色风靡全县,以惊人的速度在坝上各县流传,成为张北县及至坝上人民最受群众欢迎、最主要的民间艺术形式。这一时期,许多优秀业余二人台艺人变成二人台职业艺人,整年走村窜乡,以演出为生。全张北涌现出一批身怀高超技艺的二人台艺人。如艺人鸡毛篓子就有连唱带舞、就地十八滚的绝技。还有香塌脑子、水仙花、拆散人家、万人迷、满天星等艺人层出不穷。其中丁五子(丁义祥)成为张北二人台的杰出代表。1911年,他出生在张北西大淖村,自幼受“灯官”父亲和能拉善唱的兄长的影响,五、六岁就学会了很多民歌和戏文。1928年,丁义祥偷偷加入孙庭高、李占英戏班,走上二人台艺术之路。他对张北二人台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用自己的心血和丰富的舞台实践推动张北二人台艺术迅速向前发展,从晋剧中吸取营养改进二人台艺术,在纯说唱表演形式上加上对白和人物角色,在纯歌舞的节目中增添了剧情,并加上桌椅等简单道具,使二人台成为直接表现故事情节的小戏。并十分注重二人台在表演、音乐、唱腔、道白等方面通俗、诙谐、短小和反映现实生活的直接性,使其比晋剧更接近生活、接近群众,甚至能做到见什么唱什么,深受群众欢迎。他是个生、旦全拿的多面手,尤以三花脸和彩旦功底最深。他以精湛的演技成功地塑造了《小寡妇上坟》中的淘气、媒婆、《割红缎》中的货郎、《三女拜寿》中的丑三女及丑旦相配的《赶骡子》、《拉骆驼》、《摘花椒》等戏中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彩旦和丑角艺术形象,成为坝上红极一时的二人台艺人。1931年,应张家口北市场茶馆老板马老四的邀请,丁义祥与董举(吹塌天)、孙泰山(满天星)等几人搭班进入张家口市演出,他们那朴素、粗犷而又热情奔放的表演形式,亲切而又带有乡土气息的唱腔,诙谐、风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方言喜剧及悲切而又大胆直抒胸怀的爱情唱词使张家口的观众耳目一新、哄然喝彩、齐声叫绝。从此,张北二人台活跃在坝上、坝下,可见丁义祥对张北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张北二人台的代表剧为“三打一挂”,即“打金钱”、“ 打连成”、“ 打樱桃”、“ 挂红灯”,还有“走西口”、“ 回关南”、“ 卖菜”、“ 探病”、“ 挑菜”等,也有少数如“十八摸”、“ 老爷子烧媳妇”、“ 浪三哥”等庸俗下流的剧目,但毕竟有着深厚的生活源泉,其内容以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为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深受张北人民喜爱。
解放战争时期,张北二人台艺术受到革命文艺的熏染。1945年9至10月间,张家口市委宣传部戏剧工作委员会开展了新戏剧运动。党和政府调贾克、何迟、古立高等同志到旧剧界进行戏剧改革工作。晋剧界的郭寿山、筱桂桃、郭兰英、刘宝山、刘凤霞、刘仙梅等人排练演出了有进步意义的《打金枝》、《明公断》、《英杰烈》等上百出传统戏,京剧界艺人白俊英、姚云龄、关玉峰等人排演了《水浒》、《李自成》、《三打祝家庄》等剧目;评剧界艺人花淑兰、赵丽蓉等排演了《枪崩杨小脚》等剧目。这些新剧分别来张北演出,声振坝上,名扬草原。带着翻身喜悦的张北二人台艺人奔走相告,云集张北城,怀揣莜面饼、手握干咸菜,挤在戏台下如饥似渴地观看戏剧名角的精彩表演,认真模仿各种角色的动作和化妆,并把学到的表演身段、打击乐、化妆技巧运用到二人台艺术实践中,使二人台表演中出现了亮相、造型、矮步、蹉步、花梆步、云步、云手、兰花指、山膀、二龙出水、燕别翅等优美而定型的舞蹈动作,使手绢、折扇的表演技巧得到很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张北二人台艺术的发展。1945年8月,10万苏蒙联军大战狼窝沟,张北人民翻身得解放。11月7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刘澜涛和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耿飙专程赶到张北,参加苏军在张北县城花园广场举行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庆祝大会。期间杨成武率领抗敌剧社前来慰问演出,胡朋、田华等表演艺术家为苏联战士及张北人民演出了高超的“霸王鞭小演唱”,“歌咏”、话剧“枪”、“小米”、“看看再说”、“秧歌舞”等精彩节目,观众之多超过坝上历史上最热闹的庙会。所有张北二人台演员闻讯赶来参观这一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并认真观看文艺演出,从此张北二人台霸王鞭打技显著提高,发展为上、中、下三路鞭。舞姿又增加了大跳、射雁、跪跳步、八叉、顺风旗、双起单落、跨腿转、矮翻身、平转等高难动作。在剧目上淘汰了如“小叔子挎嫂嫂”、“怀胎”等格调低下的剧目,创作出了“种大烟”、“抽洋烟”、“大烟鬼卖老婆”、“妓女告状”、“枪崩小五点”“刮春风”、“四季歌”“劝老乡”等十多个控诉地主、土匪罪行、歌唱翻身解放的进步剧目,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阶级觉悟,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1946年,从陕甘宁边区和其它抗日根据地来的革命文艺大军在张家口开展了新文化运动,新创刊的《北方文化》刊载了张庚的论文《关于秧歌运动》和胡沙的论文《陕北秧歌》,对张北二人台艺人启发很大,他们反复学习,吸收陕北秧歌的长处,丰富自己的二人台舞蹈艺术。活跃在张家口地区的华北联大文工团、抗敌剧社、群众剧社、挺进剧社由张庚、沙可夫、田华、陈强、凌子风等艺术骨干联合演出了《白毛女》、《王秀鸾》、《子弟兵和老百姓》等节目。文艺战士们经常深入到群众中教秧歌、教霸王鞭,抗敌剧社的田华、华江同志编写的《如何跳霸王鞭》,由新华书店出版发行,并在《霸王鞭训练班》中传授。这些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象清冽的春风吹进了二人台艺坛,张北二人台艺人纷纷下坝,聚集在张家口参加训练班、学习秧歌和霸王鞭,又一次丰富了张北二人台的舞蹈语汇,促进了张北二人台艺术变革和出新。1946年6月,市政府恢复庙会,五、六班二人台戏班和察北军区文工团汇集在张北县城对台演出,为庙会助兴。尤其是察北军区文工团演出的《兄妹开荒》等节目,大大开阔了张北二人台艺人的思路,提高了二人台演出水平,很快在全县流传开来。总之,解放战争时期,新戏剧、新文化运动和革命文艺赋于张北二人台新的艺术生命,成为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十年是张北二人台艺术繁荣兴旺的黄金时代。1948年,张北刚刚二次解放,省委就从省文工团抽调晁世廉、宋广文等同志组建起察北文艺宣传队,驻扎张北城,排练了《白毛女》、《赤叶河》、《宝山参军》、《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为谁打天下》等节目,分赴坝上各县巡回演出,又对二人台艺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著名二人台艺人冯子存(吹破天)自愿参加了察北文艺宣传队,担任了演奏员,首次把二人台音乐和革命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张北二人台艺人树立了榜样。1948年10月,丁五子、孙廷高、孙泰山等张北二人台台柱,首先在张北大庙底戏台上演出“回关南”、“走西口”、“方四姐”、“卖碗”等剧目,有力地控诉了人吃人的旧社会,紧密配合了“一化”、“三改”和“三反”、“五反”运动,受到党和人民的称赞,使张北二人台艺术真正获得了政治生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