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一向特立独行。

就在人们还在津津乐道巨额土地储备如何造就了“新首富”杨惠妍之时,任志强似乎对此并不感冒——当大多数地产商正挖控心思“囤地”之时,他却慷慨地将两个地处黄金地段的项目拱手“送”出,而接盘者,恰是刚刚完成香港上市的潘石屹。

又一出“二人转”的背后,任志强逆势卖项目之举,似乎昭示着对于地产商“囤地”行为的另一种“理解方式”——表面看起来无限风光的“囤地获利”模式,一样是“资本滚雪球”的游戏,而这绝非是一个随便就可以参加的游戏。

火速决策

怀揣大把现金的潘石屹越来越相信,任志强是个“高品质”的地主。因为继2005年从任志强手中买下尚都项目,解了自己的“断顿”之忧后两年,他再次从任志强的华远集团手中,买下了两个地处黄金地段的项目,尽管这一次又将花费不菲。

任志强此次“出售”的两个项目,是北京公馆和原民源大厦,总金额约25亿元。其中原民源大厦为任志强 刚刚收购的物业,这次便转手卖出。而北京公馆,则是华远在北京燕莎商圈地区运作多年的项目,一度也是任志强的“主力阵容”。

原民源大厦在收购完成后,潘石屹暂时将改称其为光华路soho2。知情人透露,该项目实际上是琼民源的烂尾项目,后来在处理遗留问题时由一家名为“野力”的公司接手。彼时,潘石屹也曾试图插手该项目,此时,潘石屹正处在上市关键期,最终还是被任志强横刀夺爱。据称,当时任志强完成该项目的全部收购谈判,只用了短短的三天时间。

实际上,潘、任的此次交易,也和收购民源大厦一样迅速。9月28日,任志强借壳SST幸福的方案,第一次被证监会否决,此时,潘石屹与任志强在北京昆仑饭店秘密会晤,当即敲定由潘石屹收购任志强手中的两个项目,分别作价14亿元和10亿元。

彼时,双方在昆仑饭店的咖啡厅草拟了收购协议,其中规定,在原民源大厦中,潘石屹支付的10亿元现金,将用作收购民源大厦的部分股份,而任志强在该项目中仍保留股东地位。事后,记者了解到,潘石屹实际拥有该项目的控股股东地位,10亿元现金收购51%的股权,在该项目上,实际上潘、任二人,属于共同合作的关系。

颇具戏剧性的是,双方在咖啡厅第一次草拟的协议,竟然写在一张废纸之上,而且只有50余字,如此“仓促”,足以说明,双方对此次交易成交的急迫心情,而最让人费解的,则是当钱松地紧之时,任氏何以将手中的黄金项目“拱手让人”?

背后隐情

“二次上报的方案被证监会通过之后,我就后悔了。”任志强向记者坦陈。9月28日第一次借壳方案未获通过之后两周,任志强二次上报的方案终于得以通过,此时,对于出售项目换回的20多亿现金,任志强虽然很高兴,但他也有些后悔,显然,杨惠妍“首富神化”的由来,他心知肚明。

在上市工作屡遭坎坷之后,任志强仍然处在资金缺乏的状态。记者了解到,本次卖与潘石屹的北京公馆项目,实际上,任氏已筹划将其出售许久。直到今年3月,任志强与一家境外投资基金达成初步协议,由该基金出资收购项目的绝大部分股权,以实现套现解资金的燃眉之急。

彼时,任志强一度认为一切已经妥当。然而,此时霎时收紧的限外政策,使其计划未能成行。2007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文件,要求地方外汇管理部门,对于在2007年6月1日前未予备案的房地产外资,将暂停办理结售汇的手续,而截至当时,任氏所引进的外资买家,并未搭上末班车,最终无奈只得罢手。

记者掌握的情况表明,当时这家外资的出价,实际上略低于潘石屹此次收购所支付的价格,因此,当外资收购未果,而任志强仍缺现金的情况下,出价略高的潘石屹,一下打动了任志强,双方随即成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