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二人转,就不能不提到素有“二人转之乡”之称的吉林省梨树县,不能不提到被誉为“二人转人才摇篮”的董孝芳学府,更不能不提到一位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著名的艺术家、董孝芳学府的缔造者——董孝芳老师!
董孝芳,1941年8月生于吉林省梨树县董家窝堡乡朝阳堡村,历任梨树县地方戏剧团副团长、吉林省戏曲学校讲师、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是一位名副其实、与时俱进的人民艺术家。
1953年,董孝芳高小毕业随师李财(艺名李包牙)学艺;1964年5月,董孝芳演出的《选年画》获吉林省首届二人转例会表演一等奖,由四平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对“台湾”播放;1980年6月,董孝芳演出的拉场戏《梁赛金擀面》,送交广州交易会播放,首次把二人转介绍给中外人士,受到一致好评。
1985年12月,董孝芳受姜昆团长邀请,辅导中国广播文工团赴法演出东北小调“放风筝”;1986年,董孝芳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任教。
多年来,董孝芳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闻名全国、享誉世界;他是把东北二人转带入人民大会堂的第一人,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先后被评为“东北十大转星”、“中国当代艺术家”等;并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同志亲自为其题词“出人出书走正路” 。
二人转是综合各项技能的一种艺术,通常指“唱、说、扮、舞、绝”。这四功一绝,构成舞台结构的独特观念,而且,不同艺人有不同的绝技,自然有不同的舞台结构。所谓“肚囊宽”,董孝芳胸中有五十多出戏,三十多个小曲小帽;所谓“造诣深、技艺全”,董孝芳对于唱腔、绝活都有独特的感悟独到的创造。
董孝芳对“唱、说、扮、舞、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说”应放在前面,上场先说,可以很快与观众建立感情,可以稳定观众情绪。演员与观众的第一交流,往往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董孝芳的说口艺术,强调稳中有俏皮,平静中有幽默,善于用相声式的甩包袱技巧,出其不意的出滑稽、出笑料。他可以把观众都逗得哄堂大笑,自己却不笑。他的说口神态自若,语气自然,吐字清楚,分寸得当。他除了从师傅那里学来的传统的说口外,还学习一些饱含现代精神的说口:如“党史说口”,从南湖的红船,到延安的宝塔,天安门的红旗,改革开放的深圳摩天大厦。还有独创的“一百个世界名城”等,都说得张口就响。
董孝芳在学习老艺人赵青山绝活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派别,真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粹”。
董孝芳的手绢功夫,变化多端:片、翻、滚、缠、抖、抛、飞、转等,技法纯熟,令观众目不暇接。他自己创造的“凤还巢”,当唱到“胜利的红旗高高飘”时,他的手绢可以随着唱腔抛到观众头上十几米以外的地方,旋转一圈,再稳稳地飞回董孝芳的手里,而时间长度恰在规定的音乐节奏里完成。
董孝芳的手玉子大板,十分独特。七块竹板,时而“缠线”,时而“纺线”,时而“打面锣”,时而“放风筝”、“大姑娘摘桃”、“小媳妇拣棉花”等,响如连珠,花样繁多。他的挎大板,更有绝技,能打出各种技巧。如“金龙盘柱”、“黑虎出山”、“苏秦背剑”、“插花盖顶”等。特别绝的是大板也可以远抛,上下翻飞;如果两个演员配合得好,就可以前抛后接,红缨抖动,大板翻飞,十分壮观。
董孝芳手使双扇,边唱边舞,时如车轮转动,时如向阳葵花,时如行云流水,时如蝴蝶翻飞,变化多端,轻盈自如。
董孝芳常说,给他多少荣誉,他不在乎,就想通过各种方式,把他经过半个世纪刻苦练成的绝活传承下去。面对当今演艺界一片浮躁之声,像董孝芳这样扎扎实实的艺术名家,已经不多见了。所以,我格外欣赏董孝芳的艺术,格外欣赏董孝芳的绝活,宣传董孝芳的艺术经验,对于回归二人转艺术本体,拓宽二人转艺术市场,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董孝芳走红的时代,没有麦克,全凭嗓子拢住观众。有一次在铁岭演出,老戏剧家胡可去晚了,坐在二十几排,听董孝芳这段唱,竟能字字入耳,胡可先生对此大加赞扬。吉林省民间艺术团的韩子平在排演《回杯记》之前,专程到梨树向董孝芳学习。后来,董孝芳和陈淑新演唱《梁赛金擀面》,盘家乡一段更是令人叫绝。他的演唱韵味醇厚、抒情流畅、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他演唱的《大观灯》,对于盲人的形象有独特的体会和表演。这个戏1983年在辽阳、铁岭、鞍山等地演出时,场场爆满,特别受欢迎,连赵本山、潘长江等都赶来向他学习。
董孝芳的扮相,以传神取胜。他成功创造了单出头《南郭学艺》中“南郭”的形象,造型准确,感情充沛。在二人转史上,成功男单出头寥寥无几,他的《南郭学艺》不仅演遍东北三省,而且1984年12月,还首次进人民大会堂,给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在《南郭学艺》里,董孝芳不仅纯熟地运用了他优美的唱腔,还创造性的运用了手绢、双扇等绝活,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赏。《辽阳日报》称道:董孝芳“唱、念、扮、舞、绝五技俱佳,嗓音高亢甜亮,唱念气魄雄浑,扮相潇洒自如,即使丑扮,也能丑中求美,不破俊体;舞姿轻盈矫健,古朴中见俊美,洒脱中有苍劲。”称他在《南郭学艺》中刻画南郭时“一招一式,妙趣横生;一举一动,皆成笑料”。这些赞誉是不为过的。
从艺五十余年来,董孝芳硕果累累、桃李芬芳:演出的著名曲目有《夜宿花亭》、《马寡妇开店》、《秦香莲》、《白蛇传》、《王娇兰百年长恨》、《玉堂春》、《包公陪情》、《包公断后》、《峋洋楼》、《古城罢桥华容道》、《密剑游宫》、《井台认母》、《劈关西》、《禅于寺》、《冯奎卖妻》、《孙二娘开店》、《张四姐临凡》、《兰桥》、《大西厢》、《梁山伯与祝英台》、《瞎子观灯》、《送年画》、《送鸡还鸡》、《南郭学艺》、《小鹰展翅》、《神调大全》、《老回杯记》、《小姑贤》、《摔子劝夫》、《梁赛金擀面》、《墙里墙外》、《田嫂抓猪》、《倒牵牛》等深受大家好评,特别是《瞎子观灯》让全国著名笑星赵本山、潘长江学会后,闻名全国。
2000年,董孝芳离开了他曾执教15年的吉林省戏曲学校,退休回家了。但他不甘寂寞,昼夜思考如何把自己五十余年练就一身绝活绝技,流传开来,传播下去,只有办学了。于是,2004年10月,“北方二人转董孝芳学府”在梨树挂牌成立了,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练就的一身绝技绝艺传授给了学生。
为了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练就的一身绝技绝艺传授给学生,他认真研究,亲口传授,悉心指导,务使每位学员都能学懂、会用,成为批优秀的二人转艺术人才。几年来,有数百名学员奔赴全国各地,并且取得了骄人成绩。面对弟子们取得的成绩,老艺术家董孝芳心情激动,他说:“很高兴看到二人转这门民间艺术能够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初自己办学,就是想把自己这一身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活儿传承下去,把东北二人转艺术发扬光大”。
2006年7月7日,学府学员韩淑英、张乃川在吉林市电视台举办的“江城剧场杯”二人转名角新秀大赛中获得银奖;并得到了那炳晨老师的高度赞扬,那炳晨老师说其二人的“报板腔、大板”都是得到董孝芳的真传,这才是真正的“东北二人转”啊!并与获奖学员合影留念。
2006年7月8日,应全国著名笑星赵本山的邀请,董孝芳一行30余人赶赴“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实习基地”演出,得到了赵本山、张纪中等名家、名导的一致好评,并与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赵本山对董孝芳的弟子们深情地说:“董孝芳是我一生中最崇拜的老师,想当年,我是骑着自行车追着看他的演出,今天你们能在董老师身边学习二人转,真是太幸福了”。
2006年8月28日,董孝芳学府学员“宋明月、应宇航”,应全国曲协副主席姜昆的邀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金博士杯”全国少儿曲艺大赛颁奖仪式的演出,当日17时54分,央视一套现场直播,并得到了曲协主席刘兰芳、副主席姜昆、相声名家唐杰忠、李金斗以及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姐姐的一致好评。
2006年10月20日,学员“赵丽燕、张乃川、韩英子、应宇航”在吉林省电视台乡村频道举办的首届《转迷乐翻天》二人转大赛中,荣获梨树赛区五强……
如今,董孝芳学府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健康、友善、乐观、进取的董孝芳老师更是豪情满怀:虽已年近古稀,但依旧踌躇满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弘扬“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未干”。
沐浴着和谐社会的缕缕微风、聆听着科学发展的强劲号角,“董孝芳学府”将继续沿着董孝芳老师倾心开辟的康庄大道,以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十足的勇气、百倍的信心、千分的热情和万分的努力把异彩纷呈的“二人转艺术”传承给世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