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刚过,吉林省长春市民康路上随着夜色渐浓而平静下来的车流人流,似乎一下子又被激活了——坐落在这条街上的东北风二人转剧场演出结束了。“观众非常多,我天天在这等活儿。”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
“从不断响起的掌声和观众的上座率,就不难看出群众的喜爱程度。”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这样评价吉林二人转。如今,吉林二人转已从一种文化现象发展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请到吉林来看绿色二人转!”——这不仅仅是吉林人的心声,更是吉林二人转产业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
“粗口”变“绿色”
走进东北风剧场,映入眼帘的是写着“倡导绿色二人转”的字幕,“没想到二人转真能摆脱‘脏口’,步入正轨。”一走出剧场,市民赵淑英就迫不及待地向同伴表达自己的心情。赵淑英坦言,自从多年前在小剧场里看过一次“粗口”二人转,她就再也没进过二人转剧场,演员满口的黄段子让她感觉太俗。的确,二人转诞生300年来,这种流行于山乡村野、田间地头的艺术形式就一直因其“俗”而毁誉参半地生存着。
2007年10月,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在吉林省二人转行业悄然开启。
粗口,一直是二人转不可回避的“软肋”,而此次变革之剑直指于此。“净化舞台,强化行业自律”,长春市几家主要的二人转院团——吉林省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和平大戏院和刘老根大舞台三家大型演艺场所和团体在演职人员中开展法律和德艺教育,为净化二人转演出舞台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同年10月9日,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召开了“以演健康二人转为荣,以说‘脏口’、‘粉词’为耻”的主题动员大会。2008年,为了纪念长春市解放60周年,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复排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春市文工团创作的《红绸舞》,演出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9年,“道德颂——中国好人长春篇”10个二人转剧目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两年里,这组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了18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小艺术登上大舞台
曾有人概括二人转艺术为“四小”,即“说小事儿、演小人物、小曲儿小唱段、演在小剧场”,从中不难看出二人转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本质。如今,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艺术,已经走向了全国的大舞台。
2010年,文化部从全国6800余家民营艺术团体中,选调了12台剧目进京展演。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作为东北唯一的演出单位进京汇报。“轰动长安大戏院的这场演出,充分说明二人转不仅东北人民喜欢,首都人民也喜欢。专家、学者、媒体人和广大观众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说。
“这里面凝聚了我们多年来对二人转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就拿我们近日精心打造的原创二人转《梁祝》为例,这一作品把‘梁祝’的一出大戏浓缩成20分钟的二人转,通过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会、哭坟几个典型场景的起承转合,将剧情经典再现。”东北风公司董事长马普安说。
与此同时,剧场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中。东北风创造性地将杂技、武术、拉丁舞、芭蕾舞等艺术形式穿插于二人转演出中间,增加了舞台的看点。如今,这一模式已经被东北三省各家二人转剧场所运用。
不断创新,使二人转的舞台越来越大。早在2009年9月29日,吉林二人转就“转”进了上海世博会。今年9月初,吉林二人转又“转”到了第七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今年11月,东北风还将有7个人的演出团到澳大利亚巡回演出。
二人转成了新产业
随着二人转从乡村进入城市,二人转已经从一种文化现象转化为文化产业。
据马普安介绍,东北风二人转剧场一年365天,仅有腊月二十九和三十两天休息,每年接待观众86万多人次,9年累计接待观众达780万人次,其中还不含演员的在外演出。
“今天的二人转正在品牌化、艺术化、产业化的轨道上快速发展。”长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明宇介绍说,长春市已经成为二人转的演艺中心、人才高地和产业要素的聚集地。市区7个二人转剧场,每天上座率都在80%以上,每天观看人数达到了8000人次。
在吉林省的文艺舞台上,二人转无疑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最活跃的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二人转愈演愈活;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二人转风景正好。吉林省部分民营二人转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二人转演出为核心市场,以二人转明星光碟制作销售、二人转明星扑克生产、影视业、旅游新产品开发、二人转艺术教育等产业为延伸的东北二人转产业链。在丰富百姓文化生活的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税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吉林省民间艺术的典型品牌,二人转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种文化现象到吉林省十大支柱产业,吉林二人转成功地转了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