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跷子主要剧目有十八出半:《战雍州》《青石岭》《莲台山》《虹霓关》《收狐斩狐》《大战余化龙》《演火棍》《劈三关》《界牌关》《如意钩打擂》(失传)《打店》《斩三妖》《抬床》(唱得少)《罗通扫北》《穆桂英下山》(又名《围峪》)《辕门斩子》《盗旗马》《杀四门》及《征苗王》(无一句唱,算半出)

汉剧十杂行中有“川打”戏,是十杂独具特色的戏,边唱边武打,边说边舞,是不好唱的戏。主要有《斩李虎》《马武闹馆》《扎蒿围滩》。

汉剧中开红脸的人物有关羽、赵匡胤、王伯党、傅德仲(《征台湾》)、吴三桂(《借清兵》《山海关》)、康茂才(《挡谅》)、申伯侯(《挡幽》)。开红脸者称为红生;关公戏成为夫子戏、老爷戏。汉剧夫子戏《水擒庞德》《临江会》《战长沙》《挑袍》《挡曹》《查白河》《盘貂》等都是传统剧目;《古城会》《白马坡》等是移植京戏的剧目。

汉剧传统剧目中道白说方言的有:《秋江》中老艄公,说天沔土语;《忠孝全》中安营虎,说兴国大冶话;《老少换妻》中马大成,说山西话;《打龙棚》中郑子明,说山西话;《把总上任》《王滕交差》,说四川话;《全家福》中丑角去的太监、《忠孝全》中二净去的太监,都说京白;《坐宫》中公主亦说京白等等。

汉剧唱腔复杂,唱腔多,唱法不一。唱西皮的各剧中,由于剧情不一,其唱法也不尽相同,不是千篇一律、各剧都可以套用的。同一腔调,一末到十杂各个行当,唱法各不尽同。在汉剧传统剧目中还保留了一些特有的唱法。如《祭棒槌》中唱高腔;《滚灯》中唱干赞;《大香山》唱佛歌;《胡迪骂阎》中有“喊佛”;《大赐福》中唱吹腔;《雷神洞》唱襄阳腔;《抢伞》唱马蹄调;还有所谓“九腔十八板”(原称“灯笼杆”)等花腔巧腔。汉剧过去无“回龙”,汉剧唱导板后接下句,不称“回龙腔”。

汉剧唱词很有规律,多唱上下句,若无下句时,或用“大锣头”“弦乐头”扎下句,或下一场补一句,以完成上下句的形式,字音合韵,从不翘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