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陪妈妈看了一场武平汉剧——《走出围屋》。

这是福建第四届艺术节上唯一一场武平汉剧。

在网上看到武平汉剧团来福州演出的消息,忽然想起:武平汉剧是一种什么剧种?武平汉剧团不是倒闭了吗?既然难得有一场家乡的剧团来演出,那就去看一下吧。妈妈是个老戏迷,到时可跟她一起去看。

想起小时候,每当武平汉剧团来演出,对小孩子来说,那是很激动的事情。因为买不起票,就得到处打听有没有团拜票(即剧团发给各单位的免费票),如果有,那好,跟父母进去看一场戏就没问题了;如果没票,那就只好自己去找别的大人带进去了。小时候,与其说去看戏,倒不如说是进戏院玩。那戏,根本就看不懂,只是听那锵锵锵的声音好玩。再者,就是跟别的小伙伴跑到后台去看演员进出舞台觉的新鲜好玩。所以,觉得惭愧的是至今还不知道汉剧是什么东西。

昨天看的是现代汉剧——《走出围屋》。一看这个题目,就充满了客家的味道。围屋,就是闽西客家人居住的圆型土楼,现在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了。剧情讲述的是: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名客家女子,丈夫参加红军后,杳无音信,国军一团长想霸占为妻遭拒绝,杀害了其公婆,该女子以守孝为名,三年不出围屋。那天正好三年守孝期结束,团长又来骚扰,并以抓共匪为名来抄家,其时正好一名红军被追杀逃命于此躲进围屋。该女子为保护其丈夫救下的小红军能顺利送信,同意嫁给国军团长,就在婚酒当晚,该女子拉响了手中的手榴弹,与仇人同归于尽,小红军顺利突围。

我感觉,该剧写得非常好,矛盾突出,情节紧凑,演员演得也非常棒。看完该剧,在我心里还是没有汉剧的概念。昨晚的戏是用普通话唱的,在我印象中,汉剧是用客家话唱的。看戏过程中,感觉汉剧里参杂了太多的京剧元素(或许是看多了京剧的缘故),那女主角的唱腔,有一点像程派京剧的唱腔。当然,少不了客家山歌的伴唱。还有伴奏的器乐,也很有客家的色彩。

我看以后,觉得很亲切,老妈更是兴奋,一直表扬,说什么唱腔比福州的闽剧好得多,表演也很到位。我想,大概是好久没看汉剧的缘故,所以今天她的感想特别多。除了亲切,我还是要提出一点意见:跟京剧比,在表演的细腻程度上还是有待提高的,这种状况,黄梅戏、昆曲等戏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人才的培养,戏种的研究完善上下功夫,这就免不了财政多投入,民间多支持。

武平汉剧能够走到今天,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希望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多来福州演出。(小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