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 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的大众传播学思考——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的报道为例
摘要:本文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研究湖北汉剧的文化现象,重点探讨其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全方位地分析其传播策略。笔者重点以《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对汉剧的报道为例,分析其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体裁和报道方式等,并结合汉剧的大众传播现状寻找出一条切合汉剧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湖北汉剧 文化现象 传播学 报道分析
汉剧经过四百年的发展,已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湖北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剧的历史性、传承性和群众性,使得汉剧本身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将以汉剧文化现象为视角,运用大众传播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传播的有效策略。
一、概念阐述与理解
1、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
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是指汉剧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艺演出、文学形式、文化寓意等与人们实际生活的联系状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欣赏汉剧、了解汉剧、评论汉剧等形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然后这种认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播获得较为普遍的认可,逐渐形成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汉剧文化圈。这样,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就产生了。
2、湖北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意义
汉剧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汉剧发源于湖北省的汉河、府河、襄河、荆河地区,称“花部汉调”。它早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与汉水流域流传,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方言音韵,具有浓郁的汉水文化特色。随着汉剧的发展与演变,汉剧这一文化形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经过四百年的发展,汉剧已形成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是历史悠久的文化记忆,也是具有传承性的特色文化。随着汉剧渐渐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它就成了一种较为人熟知的文化现象。
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帮助人们系统地去认识汉剧事物,了解古典戏曲文化的精髓,研究具有地域性的文化生活。同时,汉剧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部分内容,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积极作用。
二、研究载体的选择及研究思路
1.研究载体的说明
本文是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研究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为了便于操作,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笔者选取湖北省党报《湖北日报》和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作为研究的载体,研究的时间范围是从2006年1月份到2011年6月份。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类型上 纸质媒体优于其他媒介形式的特点就在于纸媒具有保存性和深度性。纸质媒体作为传统媒体,有着深厚的报道经验,比电子媒体报道成熟稳重。《湖北日报》是湖北省委机关报,有权威性,有说服力。然而《湖北日报》作为党报,站的角度较高,离市民的生活较远。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客观,更全面,笔者特以湖北省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楚天都市报》作为第二研究载体。
(2)内容上 《湖北日报》开辟有专门的文化版,对湖北文化的传播有很强的系统性,可以形成对比性分析。《楚天都市报》作为市民报纸,贴近生活,采取厚报形式,对市民文化生活报道多,内容丰富。
(3)时间上 2006年是国家为拯救古老的民间文化形式而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那年。湖北汉剧作为古老剧种,被列入其中。另一方面,国内报纸电子版技术也是在2006年开始的,《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的电子版在2006年之后才出现。为了研究便于开展,同时具有更精确的量化统计,笔者将开始时间设定为2006年1月,截止时间为本文开始撰稿的2011年6月份。
2.研究思路的阐述
本文研究思路是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为载体,研究其对汉剧的报道数量及内容,对报道体裁、报道形式及报道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找到大众传媒对湖北省汉剧文化现象的报道策略。
三、湖北大众传媒对汉剧文化现象的报道分析
笔者主要是通过翻阅《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的纸质版资料获得的数据,对于资料库里缺失的部分是通过网上电子版查阅出来的。对于所有信息统计,笔者以简单的图表和文字两种形式进行分析。
1.图表内容:
图表(2)表是对《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两种类型报纸对汉剧报道的版面的分析。由于不同的报刊开辟有不同的版面,所以就将两者分开进行分析。
2.分析总结
2.1.报道数量上 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湖北日报》对汉剧的报道数量为10篇,而《楚天都市报》的报道的数量为29篇。2006年,《湖北日报》已经重视对汉剧的报道,但还只是在起步阶段,数量仅为1篇,同时《楚天都市报》的报道为零。2007年至2009年,《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对汉剧的报道均呈上升趋势,在2009年达到顶峰时,报道数量急剧下降,《湖北日报》甚至在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对汉剧的报道为零。通过研究发现,之所以对汉剧的报道在2009年达到顶峰期,主要是因为2009年国家发动“京剧谭门故乡行”活动。这次活动在湖北武汉展开,对当地汉剧的发展是一次机遇,媒体跟随活动进程进行大量追踪报道。后来,社会上关于汉剧的活动较小,媒体对汉剧的注意力相应地变小,对汉剧的报道就随之减少。
2.2.报道版面上
从图表(2.1)和图表(2.2)中,我们可以看出《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对汉剧的报道版面普遍不集中。《湖北日报》对汉剧的报道在文化版块仅为2篇,其余则分散在综合版、新闻连环画版、武汉城市圈、文艺评论等板块。《楚天都市报》作为厚报,版面较多,要形成关于像汉剧等古老戏曲的固定版块会更加困难。不过,《楚天都市报》关于汉剧报道还是以人文版为主,但人文版在很多时候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融合教育、卫生、科技等新闻一起发布的。
2.3.报道体裁上
从图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对汉剧的报道体裁多为消息。《湖北日报》关于汉剧报道的消息体裁有5篇,通讯为2篇,专题策划有3篇。《楚天都市报》关于汉剧报道的消息体裁有16篇,通讯为10篇,专题策划报道有3篇。总体上,报纸对汉剧的报道约60%的是消息体裁,是动态性的活动预告或活动过程概述。从上可见,媒体对汉剧的报道主要是针对汉剧的动态报道,专题策划报道较少,可以说在汉剧传播中,媒体缺少主动性。
四、汉剧文化现象的大众传播问题分析
对大众传媒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汉剧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走访过武汉市社区、公园等场所后,笔者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掌握市民对汉剧的了解程度及记忆情况。结果发现,尽管有媒体对汉剧进行了报道,但大众传媒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汉剧,似乎并没有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中。其问题究竟在哪儿呢?笔者通过归纳与分析,总结出以下三点——
1.政府方面
1.1.文化政策的传播力不够
一方面,政府部门对汉剧等古老戏曲文化的传播力不够重视。省文化部门领导认为,汉剧已形成固定的文化圈,这个圈是以老人为主。在他们看来,大多数青年人难以进入到汉剧圈子中,所以针对青年人的宣传要求只是“留住汉剧这个文化记忆就好”。另一方面,政府在领导上有点程式化,发展策略上有点死板,缺乏创新机制。近年来,政府组织过“文化惠民”、“免费看戏”等优惠政策,但仅仅是形式,并没有真正地深入了解市民所需。在调研过程中,大多数老人表示不了解“免费看戏”的政策,甚至怀疑在派发免费戏票过程中出现有暗箱操作。
1.2文化政策的领导力不足
政府对文化政策的考量和策划,主要是从宏观上的整体环境来考虑,立足于文化大融合,用以平衡各方面文化的发展优势与缺陷,提升武汉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政策领导方面虽然具有具有统筹性,但缺少针对性和具体可操作性。最后,汉剧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政策虽出台但“上令下不达”的情况。
2.大众传媒方面
2.1大众传媒对汉剧报道问题
自汉剧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6年6月)成功之后,湖北省大众传媒对戏曲文化有一定的宣传,但对汉剧的报道相当少。都市类报纸对戏曲的报道主要出现在文化版,对汉剧报道数量占文化版报道数量的比例也很少。在版面上,汉剧多出现在副刊版面或以“豆腐块”的形式出现在文化版,一般处在版面不醒目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汉剧的专题策划上,媒体缺少主动性和新闻策划意识,仅仅是对过去的资料进行整合,而对于新近的活动的报道则采用的是消息形式。
2.2大众传媒对汉剧的节目设置缺位
湖北省大众传媒本身没有充分重视戏曲发展。电视台没有专门的戏曲节目,难以将湖北的品牌地方戏进行推广。而其他省份如河南有《梨园春》,山西有《戏迷大擂台》等,这些外省的戏曲节目能起到很好的地方戏曲普及的效果,同时给戏迷爱好者者一个展现的舞台。目前,豫剧在全国都已经有了较高知名度。通过调查发现,汉剧的关注者在本省越来越少了,那么在全国的关注度将会更低。
2.3.媒体记者对汉剧的解读偏差
可以说,媒体对汉剧的关注度不高具体体现在媒体工作人员对汉剧的解读出现偏差。媒体记者认为,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应该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在讲求“受众本位”的今天,为了增加发行量、收视率或收听率,媒体更青睐于受众感兴趣、会买账的新闻,比如时事、娱乐、情感、资讯等。对于那些写了也没人看的东西,看了也不懂的东西如汉剧,记者们表示还是不要写为好。所以,一般情况下,记者们不会主动对汉剧进行报道。
3.汉剧方面
3.1剧作者的创作模式缺乏创新
当前,剧作者在创作上难以突破传统思维,剧目难以出精品。对于受众来说,耳熟能详的汉剧依旧是建国初期陈伯华大师演的《宇宙峰》等传统剧目,而当前的汉剧则显得没有生机,难给人以深刻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剧作者还就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汉剧剧目进行重整,没有适时地找到新的创作模式。
3.2剧院管理者的市场意识不强
汉剧院从建国起就一直是事业型单位,以“吃皇粮”为生,缺乏市场开拓意识。随着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渐渐地转为市场经营,汉剧院作为文化性机构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环境,难以实现汉剧的推广与传播。正是因为管理者的市场开拓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够,汉剧的传播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所以大众传播过程中汉剧这类文化现象出现了报道不足的问题。
3.2剧院经营者的媒介素养不够
剧院管理者将汉剧作为单纯的文化产品进行宣传,没有考虑到与传媒的结合,媒介素养不够。剧院组织者在组织汉剧活动时,偏向于介绍单纯的汉剧内容,忽视了当下的形势和媒体所关注的内容。这直接导致了媒体对汉剧报道数量和报道篇幅的不足。
五、汉剧文化现象的大众传播策略分析
既然汉剧文化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如上所述的三方面问题,那么汉剧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就应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重新建立新的传播策略。下面三方面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及传播策略分析。
1.政府方面
1.1加大政策宣传度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重视对汉剧等古老戏曲文化的传播,努力把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传承下去。省文化部门领导要改变观念,打破汉剧已形成的文化圈,让青年人也能融入到圈子里来,例如“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导上要活跃,改变死板的发展策略,积极引用创新机制。政府领导应养成良好的宣传素养,实现文化产品向媒介产品的转变。
1.2加强政府领导力
汉剧作为武汉本土文化,不仅具有浓厚的城市文化气息,更具有地域文化性和历史传承性。政府部门可以从剧院的具体操作上去引导,让汉剧院具体的“汉剧进社区”、“汉剧进校园”等公益活动能有效地展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努力把汉剧打造成精品,将汉剧作为支撑湖北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众传媒方面
2.1增强对汉剧的关注度
本地媒体对汉剧的宣传就应该有责任意识,适当地策划相关专题,满足受众对文化的认知度。在文化传播中,特别是针对湖北省历史悠久的古老剧种汉剧,媒体应树立主动意识,多做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专题策划报道,结合汉剧活动多做些有现实性意义的宣传。此外,媒体经营者应形成专题版面意识,扩大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避免盲目传播。
2.2增加对汉剧节目的设置
大众传媒可以主动地设置汉剧节目,增强汉剧的灵活性,扩大受众的参与度。湖北省电视台或广播台可以仿效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和山西有的《戏迷大擂台》等活动,让汉剧不仅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精品呈现;让普通市民有机会唱有机会学,让汉剧形成双向传播路径。
2.3记者对汉剧的解读应全面、客观
记者作为职业的大众传播工作者,应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观。汉剧是武汉市本土文化,在4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同时,汉剧作为古典戏曲文化的重要部分,还作为京剧的“乳娘”之一,其音韵和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剧面临的变化应该是媒体记者关注的内容之一。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的报道,只纯粹地报道汉剧小活动,那么媒体对汉剧活动的报道是显然不全面的。笔者认为,湖北省媒体有能力将汉剧活动报道生动活泼,只是不愿意报道。
3.汉剧方面
3.1剧作家要改变传统的创作模式
剧作者要善于把严肃的剧种用媒介的方式去表达,使汉剧的演绎方式更加灵活化。在保留传统优秀戏曲元素的基础上,加上受众喜闻乐见的元素,让戏曲的表达更生动化。最后,剧作者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高度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深入生活,写出具有时代意义并能普及的汉剧作品。创作出的经典剧目在奉献给剧院广大观众的同时,也可与电视台或音像出版机构联络,让戏剧走出舞台,走上荧屏,版权共享,利益互赢。
3.2剧院管理者要增强市场开拓意识
汉剧要实现有效传播,汉剧院必须做大汉剧活动,引起媒体关注。这就需要管理者树立市场开拓意识,就要具备创新精神。汉剧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剧院要抓住以戏剧的演出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经营性质,把扩大市场作为重要战略。
3.3剧院经营者要培养起媒介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下,汉剧院活动组织者应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多与媒体打交道。经营者应明确汉剧的受众定位,找准定位后,学会结合其群体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如果通过调查,受众群主要是老年人群体,就应结合其实际收入水平,可以相应地举办“汉剧进社区”、“剧院免费看大戏”活动,在加强推广的同时,带给老年人福利,也可以通过老年人来带动其他年龄段的人去关注汉剧。如果受众群定位于青年人,那么可以通过高校来进行宣传。
结束语
汉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社会上得到了一定的认知。作为武汉本土文化的品牌,汉剧不仅要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还要努力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精品,让其成为湖北省文化的典型代表,就像人们一提到湖北,就会自然地想起武汉黄鹤楼。(作者系:湖北大学新闻系)
参考文献:
1、段京肃著《大众与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2、周育德著《中国戏曲文化》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0年10月版
3、林一、马萱主编《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4、赵山林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