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戏迷都熟悉京剧与汉剧的这样一段渊源:清咸丰年间,著名汉调艺人“谭叫天”携眷从武汉北上,不仅带去了汉剧艺术,还把儿子带到了北京——后来成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是“京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谭门自“谭叫天”算起,历经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直到谭正岩,祖孙七代,承上启下,共同献身京剧事业,其家族史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京剧史”。

谭门第五代谭元寿,因为在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扮演郭建光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改革开放后,由他主演的古装京剧《定军山》、《南阳关》、《桑园寄子》、《问樵闹府》、《打金砖》等亦成为国内众多戏曲演员观摩和学习的“样板”。湖北省汉剧团知名演员刘义士多次向谭元寿先生学艺,上周五,他向记者展示了他在不同时期与谭老先生的合影。

1959年,11岁进省汉剧团训练班
  刘义士今年61岁,从艺却已经整整50年。

1959年,11岁的刘义士被湖北省汉剧团训练班录取,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国家对这些训练班的小学员非常优待,即便是在3年困难时期,他们每人依然有每月35斤粮食的定量,并保证鱼、肉和糖的供应。

戏剧这一行,“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训练班一共86个人,几年里优胜劣汰,到1966年结业时,只剩下“十八棵青松”。刘义士打小就是一个自我克制能力非常强的孩子,他除了每天加班加点文唱武打地练功,还能管住自己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不吃冰棒、不喝冷饮,男生到后来只有刘义士一个人保有一副好嗓子,进入汉剧团后他理所当然地成了重点培养对象。由谭元寿、洪雪飞等主演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成为全国的样板戏之后,剧团让刘义士带着介绍信前往北京京剧院学习。

1968年,拜见谭元寿,汉剧移植《沙家浜》

刘义士说,当年北京京剧院名家荟萃,谭家父子谭富英、谭元寿,“马派”老生马连良,阿庆嫂的第一任扮演者赵燕侠等都是北京京剧院演员,全国各地到这里来取经的络绎不绝。当时一张湖北省军区的介绍信,只能“介绍”两个人进入该团排练厅学习。刘义士1967年5月第一次到北京,只能和国内大多数同行一样,远距离无打搅地观看谭元寿的排练和演出,两个星期后就打道回府了。

湖北省汉剧团老演员张英武是刘义士的老师,他的儿子张少武是北京京剧院演员,在谭元寿版的《沙家浜》中扮演叶排长。1968年,刘义士再度北上,经张少武介绍见到了如日中天的谭元寿。

谭元寿听说刘义士是湖北汉剧团的当家演员后非常高兴,他别一口汉腔道:“我也是武汉人呀,我的高祖就是汉调演员。我祖父谭小培经常说,我们老家在湖北武昌大东门外。”

这一次,京剧大明星谭元寿请来北京京剧院B队的中青年演员为汉剧小字辈刘义士开了小灶,他们把郭建光的戏一一分解开来,从唱腔、身段、音乐等各个方面对刘义士进行指点。刘义士回汉后和同事们一起把《沙家浜》从京剧移植到汉剧,由他演绎的郭建光风靡一时。

1981年,又得大师指点,《上天台》攀上高峰
  1981年5月,谭元寿偕北京京剧院的同事来武汉演出一个多月,刘义士天天在后台候场,为先生端茶送水递毛巾,执弟子之礼甚恭。谭元寿听说刘义士和同事们想把《打金砖》也移植到汉剧,非常感兴趣。他把自己处理光武帝刘秀的舞台诀窍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刘义士。

谭先生为塑造刘秀创造了极为高超的唱做念打艺术。戏的前半场以唱吃重,后半场戏因剧情紧张,则要求演员似醉似醒,既怒又惊,在漫不经心中醉斩开国元勋,为全剧高潮“哭太庙”作铺垫。“哭太庙”的表演既繁且难,它要求演员为表现刘秀“见”到索命鬼后的失常,在唱的同时既跌扑,又旋转,先“吊毛”,后“僵尸”以及“抢背”“甩发”等等,把文武老生所具备的表演手段,全调动起来。

《打金砖》移植到汉剧后改名为《上天台》。经过谭元寿先生的指点,刘义士版的汉剧“哭太庙”,既有高难技巧的跌扑,又有大段的唱腔,连唱带摔,浑然一体。刘义士嗓子唱得顺,甩发、抢背等动作做得帅,演出时经常是一个唱段一个“好”,一个动作一个“好”,《上天台》成为刘义士舞台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刘我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