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结束之后,各剧团均感后继泛人.湖南省艺术学校决定开设常德汉剧科,科址设常德市,委托常德地区文化局代管,编制及学生教学费用由艺校拨付.1978年招手30人学制五年。1980年又为桃源、汉寿、临澧三县代培学生49人,学制三年。主要专业教师有万金红王明寿、傅华亮、钟华飞、向华兰、龚清金、姚清彩、燕金汉等.学生前二年为基础训练,后三年分行学戏、排练并作实习演出.同时还开授文化课,要求五年达到中等专业水平,结业后授予中专学历《毕业证书》。该科曾称常德地区戏曲学校,首任校长万金红,先后继任者有张淑蓉、焉里奇、文少开。

1986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湖南省文化厅批准,该校正式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

1990年,常德戏曲学校适应社会对文化人才的需要,新设“群众文化”专业,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取得成功,并实行连年招生,戏曲专业则根据各专业剧团的需要实行间隔招生。1992年,学校成功举办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中等艺术学校艺术理论教学研讨会”,文化部教科司司长陶纯孝等领导和全国各省市中等艺术学校校长及艺术理论教师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1994年,常德戏曲学校将群众文化专业分解为声乐、器乐、舞蹈、美术四个专业,新开辟公关礼仪和艺术教育两个专业,并首次面向全省和广东、海南招生。同年底,常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常德戏曲学校更名为“常德市艺术学校”,单位级别由正科级升格为正处级。

1995年5月,学校参加“全国中等艺术学校‘梨园杯’基本功教学比武”活动,并承办了该活动中南五省的初赛,取得圆满成功,部分师生获得一、二、三等奖。9月,升格后的常德市艺术学校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校长吴承炯、常务副校长诸戈文、副书记钟春枝、副校长文少开、曲天祥。从此,学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学生规模一度突破1000人,成为全省在校人数最多的艺术中专学校,教职工人数也由30多人达到近100人。学校于1997年10月整体搬迁位于白马湖畔的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42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其办学条件为全省其它艺术学校所羡慕。

2001年7月、8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市委常委办公会先后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将常德市艺术学校并入常德师范学院,成立常德师院附属艺术学校。9月,新的校级领导班子调整如下:校长曲天祥、书记胡振荣、副校长刘智高。

2003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下文,同意常德市艺术学校成建制地并入常德师范学院。3月,常德师范学院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并向常德市教育局备案建立附属艺术中学,校长曲天祥、党总支书记刘智高、副校长周星林、党总支副书记马汉初。同年,该校与常德市汉剧院联合招收戏曲专业学生33名,学制五年。

2005年7月,艺术附中领导班子调整如下:校长徐兆勋、党总支书记刘智高、副校长周星林、党总支副书记马汉初。这届班子非常重视戏曲教学,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承办了常德市戏曲界2006年新春座谈会;组织2003级戏曲专业学生完整演出常德汉剧传统大戏《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积极开展“小梅花”申报活动,2003级戏曲学生陈施羽获得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

2007年5月,湖南文理学院党委决定,将附属艺术中学改升格为艺术职业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如下:院长叶育新、党总支书记贺本才、副院长兼附中部主任徐兆勋、副院长周星林。这届领导班子也很重视戏曲专业的教学和艺术实践,自筹资金排演了常德汉剧高腔戏《杨八姐创幽州》,得到上级领导和本市戏曲专家的一致好评。年底,学院领导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艺术人才市场的规律,对多家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比较,分别将33名戏曲专业学生妥善安排在常德市汉剧院、株洲市艺术剧院进行教学实习。

2008年2月,湖南文理学院实行机构改革,艺术职业学院解散,其美术师生并入美术系,成立美术学院;音乐及其他专业师生并入音乐系,成立音乐学院。正在常德市汉剧院和株洲市艺术剧院实习的2003级戏曲专业学生,将在新建立的音乐学院度过他们戏曲学习的最后时期,这个班将成为原常德戏曲学校的最后传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