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常德汉剧是湖南省的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发展历史的地方剧种。
  
  近日,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以“常德汉剧文华与同乐合班建团60周年”为契机,展开了拍摄一部纪录片、举办一场座谈会,及对从艺60周年的汉剧老艺术家们颁发“梨花奖”,组织青年演员戏剧进校园系列展演等活动。
  
  “有人有戏有平台,才有更多发展机会”
  
  9月13日,数十家省市院团、各文艺单位代表,及上百位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在职和离退休代表聚首常德,参加“常德汉剧文华与同乐合班建团60周年”暨常德汉剧传承与发展座谈会。
  
  座谈会上,省京剧团、省花鼓剧院、省湘昆院、武汉汉剧院等数十家省市院团代表、及常德汉剧高腔的新老艺术家代表们先后发言,就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专业院团的生存与发展,展开特烈讨论,共谋常德汉剧传承之策与发展新路。
  
  拥有600年发展历史的常德汉剧,自清末明初以来,形成了文华、同乐、天元、瑞凝“四大名班”鼎立之势,使常德汉剧成为立足湘西北、辐射湘鄂边、远播滇黔川的知名剧种。60年前,常德汉剧四大名班中的“文华”、“同乐”合并组建成当时的常德市汉剧团,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便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常德汉剧其常德高腔于2006年5月正式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湖南地方戏曲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省文化厅艺术处副调研员林华军表示,从今年4月以来,湖南省开始对19个地方戏曲剧种生存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普查,未来将建立和完善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对区域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更好地促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事实上,目前省级层面出台的很多政策非常有利于专业院团的发展,比如省里关于戏曲的培训和艺校教育将采取免费措施等,关键是下一步怎么落地的问题。在目前这种改革攻坚期,艺术院团应保持乐观和创作激情,有人有戏有平台,就会有更多发展机会。”林华军表示。
  
  座谈会上,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对该中心从艺50周年以上的老艺人颁发“梨花奖”,此举为省内戏剧界首创。
  
  省政协委员、“梅花奖”得主、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主任彭玲认为,这既是对在戏剧舞台上默默耕耘数十载的老艺术家们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青年戏剧工作者坚守戏剧舞台、传承民族文化的激励。
  
  让青年一代感受和了解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展演活动期间,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还推出“国家级‘非遗’常德高腔进高校”系列展演活动,让青年一代感受和了解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狸猫换太子之断太后》、《秋江》、《痴梦》等近10台常德汉剧高腔经典剧目在湖南文理学院演艺中心精彩上演,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老、中、青艺术家同台献艺,展示常德汉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湖南省昆剧院、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也带来了精彩的折子戏和花鼓戏,与汉剧同台演出,进行跨剧种的艺术交流。
  
  这一次展演,以汉剧年轻演员为主要演出阵容。彭玲认为,要让传统汉剧发扬光大,就要让年轻演员多参与戏剧音乐、优秀剧目的排练和演出,让中老艺术家们的精湛演技,通过多种途径,传承给接班人。
  
  “每年多举办惠民演出,培养起一大批铁杆‘票友’。此外,将利用新媒体,宣传常德汉剧,为常德汉剧发展搭建新舞台。”彭玲表示,以演促传,以新促演,要从传承、演出、创新三个方面着力,相辅相成,让常德汉剧这一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戏曲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据彭玲介绍,《梨园颂——常德汉剧名班文华、同乐合班建团60周年巡礼》大型纪录片目前已经开机拍摄。该片以“讲汉剧、唱汉剧、传汉剧”为主线,以传承和发展常德汉剧艺术为重点,选取不同经历、不同年龄的老汉剧从业者,讲述常德汉剧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
  
  “60年一个轮回与甲子,这不仅是一次60周年的生日聚首会,也是一次美好的愿景会。”常德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郭震宇表示,希望常德汉剧能以60周年院庆为新的契机和起点,开拓创新,实现专业院团新的跨越式发展。


“常德汉剧文华与同乐合班建团60周年暨国家级‘非遗’常德高腔进高校展演活动”在湖南文理学院艺术中心启动首场演出

常德汉剧高腔保护中心对从艺50周年以上的老艺人颁发“梨花奖”

常德汉剧高腔展演现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