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称“楚腔”、“楚调”,后期称“汉调”、“汉戏”。文字记载中还有“湖广调”、“黄腔”、“二簧”诸称。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中华民国初年改称“汉剧”。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皮簧腔系。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长江、汉水流域及与其毗邻的河南、湖南、四川、陕西部分地区。因其声腔以西皮、一簧为王,故又称“皮簧”。
欧阳予倩在《京剧一知谈》中指出:“经过湖北人加工成为二簧。”西皮兴起于湖北,为三陕梆子传人鄂北襄阳一带衍变而成,襄阳腔为西皮的过渡声腔。汉调西皮、二簧并用,经过较长时间的融合。清乾隆年间,汉口楚调知名演员李翠官演出《玉堂春》,在汉调为西皮剧目。嘉庆末年,汉口已拥有十多个戏班,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也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因此,皮、簧合流的时间应在乾隆年间或更早一些。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调演员米应先、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童德善、龙德云等先后到京师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咸丰年问,太平天国兴起,因武汉三镇战火不断,汉口的汉调艺人向荆州、沙市一带转移。演老生又兼演老旦的谭志道,家住武昌东门郊外,举家迁往北京搭京班演戏,并定居北京。其子谭金福(谭鑫培)幼年随父进京,光绪年问,锐意创新,成为京剧老生一代宗师,世称“谭派”。大革命时间,汉剧再次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新化女科班),培养了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首的一批优秀女演员。汉剧剧目号称八百出,现存传统剧目约有六百多个。粗略统计,已知有二簧戏150多出,西皮戏330多出,兼唱西皮、二簧的70多出。其中,《兴汉图》、《二王图》、“两狼山》、《宇宙锋》、《二度梅》、《贵妃醉酒》、《打花鼓》、《战长沙》、《疯僧扫秦》、《定军山》、《四郎探母》、《捉放曹》、《让成都》、《击鼓骂曹》等至今都是汉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剧目。
汉剧分行严格,素有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之称,还有乔旦、摇旦、二老生、四七郎、六六外、陀螺帽、宗太保等辅助行当。20世纪30年代,剧作家刘艺舟、朱双云、龚啸岚等为汉剧编写《霸王别姬》、《风尘三侠》、《文天祥》、《林则徐》等新戏,使汉剧剧目的思想性及舞台面貌均有更新。1949年后,汉剧在湖北蓬勃发展,全省相继建立了20多个国营汉剧团。1951年,在原共和班、群众汉剧团的基础上建立了湖北省汉剧工作团(1953年改名为湖北省汉剧团)。1962年,原武汉市汉剧团改名武汉汉剧院,在院长陈伯华领导下,承担研究和革新汉剧的重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汉剧演员及众多业务骨干。
湖北汉剧也先后整理汉剧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上百个,其中传统戏《二度梅》、《宇宙锋》,新编历史剧《闯王旗)),现代戏《借牛》被摄制成戏曲艺术片。新编现代戏《血债血还》、《太阳出山》、《蔡九赔鸭》、《弹吉它的姑娘》先后在全国性会演中获奖。目前,全省尚有湖北省汉剧院、武汉汉剧团、黄石市汉剧团、崇阳县汉剧团、沙市汉剧团5个汉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