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原以汉调为主,兼取京、秦、梆子腔和昆曲,合五方之音而形成。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随后汉调演员进京,以汉调原有曲调优美之特长,广泛吸收京、秦、昆曲各调优点,形成京剧最初的声腔系统,所谓“班是徽班,调是汉调”。

1853年,汉调演员的谭志道北上津、京,与各大徽班一起演出,与湖北艺人余三胜等一道,促成了徽、汉两调不断融合、京化,为京都百姓喜爱和接受。

京剧的语音字读,有一个转化、形成过程,谭鑫培起了关键作用。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三足鼎立时期,北京“皮黄”开始出现语音字读的转化,但程、余二人中年来京,不会讲北方话;张二奎系北京人,不习楚音,当时程为“徽派”、余为“汉派”、张为“京派”。谭鑫培少年来京,能说京、汉两地方言,集众家之长,兼容南北、徽汉,自成一家,始以湖广音(楚音)、中州韵统一声韵,使京剧语音字读趋于规范,使唱腔丰富多变且更具表现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