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现实的需要。无论是那一种形态的文化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无不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有静态的,更多的当然是动态的,地方戏剧亦是如此。
地方戏剧作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属于综合性的艺术品类,集文学、曲艺、歌舞、音乐、书法、美术等艺术形态于一体。千百年来它植根于民族的沃土,薪火相传,求同存异,革故鼎新,以其独特的衍播方式生存与发展,故今仍枝繁叶茂,异彩纷呈。
探索其渊源,唯传承与创新而别无他径。
传承不守旧为其第一要诀。据考,戏剧“滋生于汉,成于唐,繁荣于宋”,这是其粗略的发展过程。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戏剧已有雏形,有史记载的楚人优孟,便以“戏”为生,姑且勿论。
然而,戏剧作为“角”的艺术,自古以来口口相传,其通过民间故事、宫廷轶闻、道德规范、神话编撰为核心,辅以音乐、说唱、杂耍、舞蹈等形式,千百年来历演不衰,代代相传。一曰顽强,结纳成班,经风沥雪,舟行车载,手提肩挑,在大江南北流播;二曰适众,从宫廷、官府乃至民间,每逢大典、宾宴乃至社庆、节会必请戏班,久演不衰;三曰包罗,无论民间何种文化体裁,均可入戏,内里万象更生,形态舒展自如。其既寄生于社会且成行聚众,纳入九流之列,可谓雅俗共赏。
诚然,其传承之势必成,子承父业,拜师认徒,薪火相传之业态日盛。“四功”(唱做念打)“五法”(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花样百出、各俱神韵,弹拔吹打,钟馨齐呜……
创新不离根为其第二要诀。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百业生态必然受到影响而吐故纳新,戏剧的生存和发展亦不能逆转。首先,应时而生是其长盛不衰的根本选择。无论是戏文和表演形态,变则通达、守则边沿。观众人文水平的跃升,不断对戏剧提出新的要求,促使其自我革新。
纵观戏剧的历史变革,无疑为三种基本形态:一为“老瓶装新酒”,就是用传统的手法演绎新创作的剧目;二为“新瓶装老酒”则是用新的手法演绎传统剧目;三为“新瓶装新酒”,那便是以全新的手法探索性的演绎与时俱进的新剧目。
其次,独特品性是其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现有地方剧种三百多个,无论是以地域和民族(含民系)文化而文言,可谓色彩斑斓,品类多样而各俱特色。正因为如此,这些文化品种才有可能长生不败,大放异彩。
传承和创新这些艺术品牌,必须着重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根据剧种和现代舞台艺术的需要,完善艺术创作的人才配置。采取“送培”(挑选人员到高等艺术院校进行专业培训)“请贤”(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授课)“团带班”(以老带新,以戏带功,一对一教戏)等形式,培养各剧种的艺术创作人才。
二是实施精品战略工程。从艺术作品的源头抓起,讲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以红色题材、客家题材和区域民俗、人物为主体选题,精雕细琢,从严从实把好“一剧之本”的质量关口。以唯美和笃实的艺术呈现抓好“二度创作”,排除奢华的舞美巨制,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追寻艺术高峰的锋刃上;大胆整合内部艺术骨干力量,创造条件让年轻演艺人才担纲主演;有机借助外部力量,科学的吸收和接纳姊妹剧种的先进技艺,扬长避短,磨合精品。
三是激活演艺市场。市场是检验艺术产品质量和影响力的根本依据,也是收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平台。
因此,无论是戏剧的舞台语言、音乐、绝技及至表演风格的传统模式,必须有机保留,也就是原汁原味的予以传承。换句话说,特色便是生存的保障。尽管社会不断进步,科技日益发达,老祖宗千百年遗存下来的技艺不能随便扔,随意改。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戏剧作为一个艺术品种,交流和借鉴其它艺术门类的先进技术相当必要,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但根不能变,魂不能丢。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是客家文化艺术的中心区域。就戏剧文化而言,主要有广东汉剧、山歌剧、采茶戏和木偶戏等地方剧种。笔者认为,它们便是这个古老民系的历史瑰宝,更是这一方热土的文化支撑。
地方戏剧剧种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必须牢牢抓住如下几方面的市场开发工作。
一是巩固传统演艺市场。闽、粤、赣三省边区、潮汕平原和珠三角地区在历史上便是“客家戏”的活动根据地,必须在逐年萎缩的状态下,有待重拾。
二是努力开发国际市场。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客属侨居地市场介入培植的基础上,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各国市场,跟随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步伐,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及商演活动。
三是拓展“文化惠民”演出市场。在确保政府采购力度不减,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主动拓展普法、公益宣传演出市场和盘活大小节庆市场。
四是加强本剧种内外资源挖掘和研发,开发与市场相适应的“戏剧衍生品”项目,长短结合,趁势而为,为梅州地方剧种的传承和创新而发奋努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