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武平县中山镇群众常在露天剧场津津有味地观看中山汉剧团的演出,他们的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这是他们自己的剧团在演出。同样,地方领导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一个乡镇,一个地方剧团,竟能让汉剧这个“每一分钟都在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间舞台上绽放出迷人的风采,拭亮了一个日渐消失的民族记忆。 <!--ADV_CONTENT-->
汉剧之花
中山镇位于武平县城西南,距县城11公里。它又名武所,是古代屯兵的重镇,宋代名相李纲、理学家王阳明,明朝抗倭英雄俞大猷等都在此留下历史遗迹。在这个人不逾万、户不逾千,方圆不过1平方公里的中山镇内,聚居着102个姓氏,是全国罕见的“百姓之镇”;同时它还是福建省三大方言岛之一,当年军籍使用的军家话,被誉为客家文化孤岛;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古街、迎恩门、相公塔、永安桥,这些古迹给这个百姓镇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中山镇灿烂的汉剧之花。
早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徽班北上成京剧,南下成汉剧”,“喜光班”“荣盛班”“寿福台班”等10多个戏班陆续南下来到闽西演出,并开始在闽西收徒传艺,扎根落户。历经300多年的流传,闽西汉剧秉承西皮、二黄(亦称“乱弹”)唱腔,兼吸昆曲、高腔和民间小调精华,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形式,人誉“南国牡丹”。
中山镇是闽西汉剧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汉剧之乡”。早在1945年,中山汉剧在地方绅士的倡导下开始组社演出。当时组建的中山国乐社,排练了《青草记》《三娘教子》《青竹寺》等10多个折子戏,可以连续演出三个晚上。
解放战争开始,国乐社停止活动。解放后,由区政府牵头,重新组建了“红光剧团”,排练《红娘子》《三上轿》等剧目,配合宣传土改、剿匪、抗美援朝等运动,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1957年,武平县抽调中山汉剧团30多名演员,于县城成立了“武平县齐鸣汉剧团”,后改名为武平汉剧团。中山的文艺骨干虽然大部分被抽调,但仍留下许多汉剧爱好者,他们继续坚持开展汉剧演出活动。“文革”期间,中山文化站组建了“拥军爱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创作上演了《红哨兵》《一根杉木》《春花的婚事》等现代剧,还排演了《龙江颂》《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大型剧目。1977年恢复古装戏,中山汉剧重新排演了《逼上梁山》《十五贯》《包青天》等传统汉剧,并先后到各个乡镇巡回演出。
中山文化现象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冲击着中山汉剧的演出市场,中山汉剧和许多舞台戏剧一样开始走入低谷。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汉剧爱好者自发组织汉剧演奏,自娱自乐。中山镇新城村林寿文等老艺人家里,当地村民一有空就去那儿,或弹弹琴或唱唱汉剧,他们家成了附近群众自娱自乐的好去处。农妇王秀珍便是常客之一,她深有感触地说,有空时去唱唱汉剧、哼哼山歌,什么烦恼都没了。
2006年,恰逢武平县实施农村文化年建设,县里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民间文化优势,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中山镇以此为契机,加大了对中山汉剧的保护和挖掘力度,通过民办公助、培植文化中心大户等方式,重新组建了中山汉剧团,拥有相对固定的演职人员30多人。他们大部分为当地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排练节目,并经常组织演出,在当地拥有一大批戏迷。“农民传承文化,文化造福农民”,这种以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独特文化现象,被人们誉为“中山文化现象”。
去年,闽西汉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武平县制定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和实施措施,尤其对武平汉剧等重点保护项目,在发掘和保留原有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进行了整理、加工、创新,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中山汉剧团也尝试着在传统艺术中融入一些充满现代感的舞蹈语言,同时加入了伴唱、电子音乐等。这样,汉剧团深入乡村演出,可以让不同的人看到自己想看的节目。不少人看完演出后由衷地感叹:电影电视看一遍就差不多了,可真正值得回味的还是汉剧,看一辈子都不会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